第一章 决战前夕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曙光透过云层照耀在长江的江面上,万道耀扬的光芒金光闪闪。天际,一对黑色的大雕展翅掠过江面,翱翔追逐,腾空而去。
江天一线,密密麻麻的巨型战船迎风航行。每艘战船星星点点的插满了绣着“汉”字图案的旗帜,旗帜在海风的吹拂下“呼呼”作响。
每一艘战船约有三、四层楼那么高,甲板阔大,兵将林立,上有弓弩,下有炮台,伸着长浆,扬着巨帆。每一艘战船就如同一座可以自由移动的岛屿,众船相接,塞川断流,布满江面,遮江闭日。
战船航行时,各船的旗飘声、号角声、战鼓声此起彼落,连绵不绝,壮军摄敌。声威之大,军威之盛,空前雄壮,史上难觅!
金陵城内,大帅府中。朱元璋正独坐在书房中处理军务。突然,从门外急匆匆奔入一员大将,匆匆跪地焦急万分地禀报道:“大帅,洪都城守将快马急报,陈友谅亲率水陆三军六十八万,御驾东征而来!此刻已兵至鄱阳湖了。”
朱元璋闻言心中不禁一惊,随手端起书桌上的茶碗喝了一口香茗,稍作镇定后说道:“虚张声势!咱早对他掐算过了,这个陈秃子哪有那么多的兵将啊,他实际上共有兵马不到六十万,留下各州、府、县的守城军士,再扣去那些老弱伤残的兵士,咱看他的可用兵马最多不会超过三十五万!”
那员将军闻言,颤声道:“大帅,听洪都城的守将禀告,陈友谅这回真的是出动了全部兵力,真的是空国而来的。据探子回报,陈友谅连首府武昌都不留守军。探子还报,他亲眼朝长江望去,整条江面上巨船密布,每艘战船都有十来丈高,百丈来长。船身配有炮台无数,弓弩难计,甲板上所站士兵估约两、三千有余。整只船队航行了两天两夜仍然不见头尾啊!”
朱元璋听罢,面色剧变,手执茶碗的手不禁微微颤抖起来。他寻思片刻,吩咐道:“沐英,传咱将令,立即擂鼓升堂,叫文武官员马上到帅堂议事。”
站在门外守护的一员年轻将领闻言,转身步入书房,拱手领命道:“遵命!”说完,二话不说径直离去。此人正是沐英。
待沐英走后,朱元璋方才站起身来,在书房内来回地度着步,他一边绞尽脑汁寻找着破敌良计,一边还不时地用手拍打着自己的额头,自言自语地念念有词,道:“六十万大军哪,咱该如何破敌才好啊?”
……
“咚、咚、咚……”军鼓擂动之声响彻云霄。不多时,帅府院内便传来了大片急促的脚步声,而在阵阵脚步声内又夹杂着熙熙攘攘的轰嚷声……
“倾巢而出啊,真的是倾巢而出啊!”
“听说当当兵将就有七、八十万呢?”
“听说那个战船大得很呐!”
“只是船身就有百丈,而且船上全是炮台!”
“那可怎么办才好呀?”
……
帅堂内,所有的文臣武将官齐聚一堂,有的大呼小叫,有的交头接耳,神色紧张不安,乱得像一群热锅上的蚂蚁成。
帅堂之外,四个人影一边讨论着,一边走进了大堂。这四人便是朱元璋的军师和大将李善长、刘伯温、徐达和汤和。
李善长叹了口气道:“那可不是来打战的,那简直是来拼命的。”
徐达闻言,连忙接口道:“狗娘养的陈秃子,真他娘够狠的。”
汤和也附和道:“看来这次陈秃子是想和我们死磕到底呀!”
一起走进帅堂的刘伯温则是面无表情地默默听着他们说话,却不发一声意见。
李善长见状,询问道:“伯温,这事你怎么看?”
刘伯温闻言,先是诧异地“哦”了一声,然后微微一笑道:“你们说的都有理,都有理。”
说话间,四人已走到了各自的座位上,分官阶高低坐定。四人刚想再与在场的诸将商议一番时,只见朱元璋从后堂内走将出来,落座在帅府大堂正中的一把太师椅上。
众将官连忙站起身来,一同拱手呼喝道:“大帅……”
“上位……”
待朱元璋坐定,众将官才分左右落座两旁。左边为文,李善长居首,刘伯温次之,他们之后则是胡德庸等一众文臣;右边为武,汤和居首,徐达居次,之后是常遇春等武将。
分君臣坐毕,朱元璋环视众人一周,微笑道:“各位应该都已经知道了吧,那个陈秃子倾全国之力下长江,入鄱阳来了!”说到此处,朱元璋顿了顿继续说道:“大家都说说,出出主意,让咱宽宽心。”
徐达率先跳起道:“我主战!调集全部兵马和陈秃子拼了。即使是战败,我们也可以退到钟山据险相抗,再不行就退回淮西老家,重新招兵买马跟他继续纠缠!”
徐达说完,他部下几员虎将也齐声呼应道:“末将主战!”
“末将主战!”
“末将也主战!”
……
汤和闻言,连忙站起身来道:“大帅,末将主和。”说完顿了一下继续说道:“目前,陈友谅亲率举国之兵六十八万前来决战,而我们却只有三十几万兵马,军力之悬殊可见一斑。再者,我们的兵力还要拨出一部分去防备北面的元军,一部分则要监视南面的张士诚。这样一来,我们可是三面皆敌啊!”
汤和一说完,他的部将们便起身呼应主和。
坐在下首的另一员将军李文忠缓缓地站起身来,先是环顾四下一番,然后才摇着头说道:“末将与各位将军的看法不同。末将主降,诈降!”说到此处,他顿了一下面向朱元璋继续说道:“大帅,那个陈秃子无非就是贪念皇帝宝座,我们不妨就避开其锋芒,先送他一个虚位,表面上向他请降,这样便可以迟滞了汉军的兵锋。要知道,陈秃子率领的可是六十八万大军啊,那么庞大的一支军队,每日花费的粮饷要有多大,一旦时间一长,汉军的粮饷必然供给难济。到时候,君臣将士之间毕生嫌隙,不出数月,汉军内部定生变故。”
朱元璋闻言,不住地点着头,说道:“嗯,有道理。”虽然,在场的各位文臣武将基本上都各抒己见,可是却没有谁能想到朱元璋心中此时的矛盾与当心。
就在所有文臣武将期待着朱元璋做出决断的时候,坐在最末座的一名年轻将领突然站起身来,禀告道:“大帅,末将不同意主战,也不同意主和,更不同意主降。”
朱元璋听言,立即抬眼朝说话之人望了过去。原来,此人正是他新收不久的义侄蓝玉。于是追问道:“蓝玉啊,那你给咱说说看,你主的又是什么?”
在场的众位文臣武将均朝蓝玉望了过去,要看看这位年轻的少将有何不同的建议。
蓝玉抱拳拱手道:“大帅,末将主攻!”
蓝玉不说还好,一说便引起了哄堂大笑……
“可笑,六十几万怎么打,防都难防了,还攻!”
“我还以为有什么好的办法,简直是可笑至极。”
“就是,怎么攻,拿什么更人斗?”
“听说陈友谅还布了一个什么‘万绝军阵’的船阵,非常的厉害!”
“是啊,我也有听说过,这个阵诡异得很,可谓是有进无退啊!”
“真是初出牛犊不怕虎!”
……
曙光透过云层照耀在长江的江面上,万道耀扬的光芒金光闪闪。天际,一对黑色的大雕展翅掠过江面,翱翔追逐,腾空而去。
江天一线,密密麻麻的巨型战船迎风航行。每艘战船星星点点的插满了绣着“汉”字图案的旗帜,旗帜在海风的吹拂下“呼呼”作响。
每一艘战船约有三、四层楼那么高,甲板阔大,兵将林立,上有弓弩,下有炮台,伸着长浆,扬着巨帆。每一艘战船就如同一座可以自由移动的岛屿,众船相接,塞川断流,布满江面,遮江闭日。
战船航行时,各船的旗飘声、号角声、战鼓声此起彼落,连绵不绝,壮军摄敌。声威之大,军威之盛,空前雄壮,史上难觅!
金陵城内,大帅府中。朱元璋正独坐在书房中处理军务。突然,从门外急匆匆奔入一员大将,匆匆跪地焦急万分地禀报道:“大帅,洪都城守将快马急报,陈友谅亲率水陆三军六十八万,御驾东征而来!此刻已兵至鄱阳湖了。”
朱元璋闻言心中不禁一惊,随手端起书桌上的茶碗喝了一口香茗,稍作镇定后说道:“虚张声势!咱早对他掐算过了,这个陈秃子哪有那么多的兵将啊,他实际上共有兵马不到六十万,留下各州、府、县的守城军士,再扣去那些老弱伤残的兵士,咱看他的可用兵马最多不会超过三十五万!”
那员将军闻言,颤声道:“大帅,听洪都城的守将禀告,陈友谅这回真的是出动了全部兵力,真的是空国而来的。据探子回报,陈友谅连首府武昌都不留守军。探子还报,他亲眼朝长江望去,整条江面上巨船密布,每艘战船都有十来丈高,百丈来长。船身配有炮台无数,弓弩难计,甲板上所站士兵估约两、三千有余。整只船队航行了两天两夜仍然不见头尾啊!”
朱元璋听罢,面色剧变,手执茶碗的手不禁微微颤抖起来。他寻思片刻,吩咐道:“沐英,传咱将令,立即擂鼓升堂,叫文武官员马上到帅堂议事。”
站在门外守护的一员年轻将领闻言,转身步入书房,拱手领命道:“遵命!”说完,二话不说径直离去。此人正是沐英。
待沐英走后,朱元璋方才站起身来,在书房内来回地度着步,他一边绞尽脑汁寻找着破敌良计,一边还不时地用手拍打着自己的额头,自言自语地念念有词,道:“六十万大军哪,咱该如何破敌才好啊?”
……
“咚、咚、咚……”军鼓擂动之声响彻云霄。不多时,帅府院内便传来了大片急促的脚步声,而在阵阵脚步声内又夹杂着熙熙攘攘的轰嚷声……
“倾巢而出啊,真的是倾巢而出啊!”
“听说当当兵将就有七、八十万呢?”
“听说那个战船大得很呐!”
“只是船身就有百丈,而且船上全是炮台!”
“那可怎么办才好呀?”
……
帅堂内,所有的文臣武将官齐聚一堂,有的大呼小叫,有的交头接耳,神色紧张不安,乱得像一群热锅上的蚂蚁成。
帅堂之外,四个人影一边讨论着,一边走进了大堂。这四人便是朱元璋的军师和大将李善长、刘伯温、徐达和汤和。
李善长叹了口气道:“那可不是来打战的,那简直是来拼命的。”
徐达闻言,连忙接口道:“狗娘养的陈秃子,真他娘够狠的。”
汤和也附和道:“看来这次陈秃子是想和我们死磕到底呀!”
一起走进帅堂的刘伯温则是面无表情地默默听着他们说话,却不发一声意见。
李善长见状,询问道:“伯温,这事你怎么看?”
刘伯温闻言,先是诧异地“哦”了一声,然后微微一笑道:“你们说的都有理,都有理。”
说话间,四人已走到了各自的座位上,分官阶高低坐定。四人刚想再与在场的诸将商议一番时,只见朱元璋从后堂内走将出来,落座在帅府大堂正中的一把太师椅上。
众将官连忙站起身来,一同拱手呼喝道:“大帅……”
“上位……”
待朱元璋坐定,众将官才分左右落座两旁。左边为文,李善长居首,刘伯温次之,他们之后则是胡德庸等一众文臣;右边为武,汤和居首,徐达居次,之后是常遇春等武将。
分君臣坐毕,朱元璋环视众人一周,微笑道:“各位应该都已经知道了吧,那个陈秃子倾全国之力下长江,入鄱阳来了!”说到此处,朱元璋顿了顿继续说道:“大家都说说,出出主意,让咱宽宽心。”
徐达率先跳起道:“我主战!调集全部兵马和陈秃子拼了。即使是战败,我们也可以退到钟山据险相抗,再不行就退回淮西老家,重新招兵买马跟他继续纠缠!”
徐达说完,他部下几员虎将也齐声呼应道:“末将主战!”
“末将主战!”
“末将也主战!”
……
汤和闻言,连忙站起身来道:“大帅,末将主和。”说完顿了一下继续说道:“目前,陈友谅亲率举国之兵六十八万前来决战,而我们却只有三十几万兵马,军力之悬殊可见一斑。再者,我们的兵力还要拨出一部分去防备北面的元军,一部分则要监视南面的张士诚。这样一来,我们可是三面皆敌啊!”
汤和一说完,他的部将们便起身呼应主和。
坐在下首的另一员将军李文忠缓缓地站起身来,先是环顾四下一番,然后才摇着头说道:“末将与各位将军的看法不同。末将主降,诈降!”说到此处,他顿了一下面向朱元璋继续说道:“大帅,那个陈秃子无非就是贪念皇帝宝座,我们不妨就避开其锋芒,先送他一个虚位,表面上向他请降,这样便可以迟滞了汉军的兵锋。要知道,陈秃子率领的可是六十八万大军啊,那么庞大的一支军队,每日花费的粮饷要有多大,一旦时间一长,汉军的粮饷必然供给难济。到时候,君臣将士之间毕生嫌隙,不出数月,汉军内部定生变故。”
朱元璋闻言,不住地点着头,说道:“嗯,有道理。”虽然,在场的各位文臣武将基本上都各抒己见,可是却没有谁能想到朱元璋心中此时的矛盾与当心。
就在所有文臣武将期待着朱元璋做出决断的时候,坐在最末座的一名年轻将领突然站起身来,禀告道:“大帅,末将不同意主战,也不同意主和,更不同意主降。”
朱元璋听言,立即抬眼朝说话之人望了过去。原来,此人正是他新收不久的义侄蓝玉。于是追问道:“蓝玉啊,那你给咱说说看,你主的又是什么?”
在场的众位文臣武将均朝蓝玉望了过去,要看看这位年轻的少将有何不同的建议。
蓝玉抱拳拱手道:“大帅,末将主攻!”
蓝玉不说还好,一说便引起了哄堂大笑……
“可笑,六十几万怎么打,防都难防了,还攻!”
“我还以为有什么好的办法,简直是可笑至极。”
“就是,怎么攻,拿什么更人斗?”
“听说陈友谅还布了一个什么‘万绝军阵’的船阵,非常的厉害!”
“是啊,我也有听说过,这个阵诡异得很,可谓是有进无退啊!”
“真是初出牛犊不怕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