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河小说网 > 季汉再起 > 第五章卢植开馆 兄弟求学

第五章卢植开馆 兄弟求学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几天后,刘毅就为刘石找来了一把长枪和一把长剑。

    这练枪,刘家庄虽没有什么高手,但大家都是经过边战,守过城墙的人,一些简单的枪法大家还是都清楚。

    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这枪法不外乎:扎、挑、架、砸、扫、绞、拿、滑等招式。

    还有人说万法在手,唯快不破。

    刘毅找来刘石让人将枪法的几个基本招式教给刘石之后,然后对刘石道:“石儿呀!你喜枪,很好!但枪法易练难精。人们常说三月练棒,一年练刀,十年练枪。可见练枪的难度。要想练好枪,首先要练好刚才师傅教的几个基本动作,只有将基本动作练熟了,练精了,才行。这样才能练成套的枪法。”

    刘石道:“爹!这枪要怎么才叫练熟了、练精了呢?”刘毅一滞,过一会儿才说:“嗯!这枪要练得、练得快、狠、准。至于怎样才能快、狠、准呢。嗯!就好像好像用一把枪去扎一只正在飞过的蚊子,你要将蚊子扎穿,而不是将它推开。嗯!就是这样。具体的你要去练,去熟悉。好!你去吧!好好练,爹看好你!”

    一年之后,刘石找到刘毅对刘毅说:“爹!大哥说,乌恒人之所以骑马打仗利害,是因为乌恒人自小就在马背上长大。只有这样才能骑术精熟,才能在马上使枪、射箭。我想让爹帮我弄一匹小马,我也想像乌恒人一样在马背上长大,这样我也会骑射。”

    刘毅看了刘石一眼,道:“你大哥说的没错,乌恒人骑**通,就是因为他们从小就是在马背上长大,要想同他们一样精通骑射,也需要从小练起。既然你有兴趣,过几天我帮你弄一匹小马驹,你也可以天天骑上它了。不过,要记得,要想马儿听你的话,就要天天和它在一起,同它说话,为它洗澡,赶蚊子。你能做到吗?”

    刘石一听,兴奋地说:“我能!”

    “好!希望你说道做到。”停了一下刘毅又问道:“书读得怎样?枪法和剑法练熟了没?”

    刘石道:“族学书馆的先生说我,该教的都已教完了,剩下的就是要靠自己去学习,说是要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以后去也可以,不去也可以,先生不强求了。”

    停了一下又道:“枪法中的架、挑、砸、扫练得还熟,拿、绞、滑还不行。扎也是不行,爹说要扎进蚊子里面去,现在我的枪一去蚊子就飞走了,根本就扎不着。剑法大哥教得还行。大哥说他的是双股剑,我的单手剑有点不同,有许多缺陷,大哥也不能教我,需要我自己去悟,去多练,说是熟了才能生巧。”

    “嗯!你去吧!要多练,这读书与练武都得几十年才有效果,要活到老,学到老、练到老。不可能一年半载就练成了的。”刘毅安慰道。

    “大哥!这是我爹帮我买的一匹小马驹,你教我骑马怎样?”刘石兴奋地牵着一匹红色的小马驹跑过来。

    “好!你先要站在马脖子左边,左手抓住小马驹的缰绳和马鬃,右手抓住马蹬,左脚伸进马蹬里面,不过,只能伸进一点点,不然马一旦受惊,就会拖着你走,那就危险了。

    然后,右脚用力一点地面,翻身悠上马背。

    上去之后不能一屁股全部压上,要坐直身体,两眼望向前方,下马时则相反的方法就可以了。

    注意,上马、下马时,你的脚都不能碰到马屁股哟!不然它会受惊奔跑的。那可危险了。

    走!你看我怎么上马,你再试一下,也可同它玩熟了在试,这样更容易一点。”

    刘备说完还同刘石做了几次示范动作。

    随后一段时间,刘石就骑在小马驹上在庄内四处奔跑,射箭,舞枪。

    有时还同刘备等一班少年跑到外边去打猎,偶尔还同刘备一起到县城去帮伯母卖鞋、卖布。

    一天,刘毅急急忙忙回到家中,就去找大嫂,刘简氏。刘毅过去时,大嫂正在织布。

    见刘毅进来,开口问道:“二叔,有事吗?”

    刘毅道:“我今天下午听到一个消息,说是我县大儒,天子亲封的博士,卢植,卢子贡在九江太守任上因病辞职,现在刚回到乡里养病。乡中的一些乡老、士族想让卢博士在家开馆教学,造福乡梓,为乡里多培养一些人材,好为朝庭出力。

    我觉得备儿年纪也不小了,要是能去卢博士处学习几年,回来之后再苦修几年,未偿不能出人头地。

    虽说不能像卢博士一样由天子亲封博士,但借卢博士之名,再加上自己努力,做个县令、太守之类的还是有机会的。不知大嫂认为怎样?”

    刘简氏脸色一暗,道:“二叔!自备儿的父亲去世后,我们孤儿寡母的,靠这一点小生意养家糊口,现在年景不好,老百姓吃都没有得吃,购买这些东西的人更少,还要交纳税赋。如果不是叔父帮衬,这生活也不知怎么过下去。出去游学,这费用可不低呀!”

    “嗯!卢博士虽说是辞职养病,听说蔡邕大师提议天子重修五经,并在洛阳太学大门前刻上五经石碑,以供世人学习,瞻仰。卢博士也想参加,天子没有同意,只是安慰卢博士安心养病,好再为朝庭出力。

    卢博士就想在洛阳附近的侯氏山养病。

    听说这侯氏山里有很多大学问人士在那里居住呢?乡老们打算组织乡里少年、学子前去学习。我打算让石儿也去,如果备儿也去,他的一切费用我将比照石儿一样,一分钱也不会少。你看如何?”刘毅道。

    刘简氏道:“那我代备儿多谢二叔了!只是这一切又要二叔破费。到时让备儿记住这些,一定不忘二叔的恩德。”

    刘毅眉头一皱道:“大嫂说那里话,备儿聪明,体质有异,文武双全,是族中人的骄傲。我作为族长,自当为族中的一些聪明子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何况备儿还是我的亲侄儿,大哥不在了,我这做叔父的自当担负起培养教育的责任来。”

    刘简氏见刘毅如此说,也不在多说,而是话题一转道:“我刚才听说二叔打算送石儿去洛阳卢博士处学习。这石儿今年才八岁多吧!上大学还早得点,这卢博士会收吗?”

    刘毅道:“我问过了,卢博士现在名气大了,自然不想再开设蒙馆。只是乡里情分难推,早年卢博士也是开蒙馆的,乡里就让卢博士,精舍、蒙馆同时开,年纪小的就去蒙馆,也可去精舍听卢博士讲课。蒙馆大部份时间就由卢博士的大儿子来授课,这样一来,一举两得。也不要卢博花多少时间。”

    刘简氏道:“那感情好!备儿与石一齐去听课,两兄弟也好有个照顾。我这就通知备儿,让他去了用心学习,不可辜负叔父的一番好意。”

    刘毅道:“那好!这事就定了,到时我再安排阿健去照顾他们两个人的日常生活,这你放心!”

    刘石与刘备正在外面骑马,射箭。晚上回来刘母告诉刘备:“二叔让他去洛阳侯氏山师从卢博士处学习,让他作为好准备,到时同石儿一起。不要玩忘了,这可是关系着他的终身大事。”

    刘备对读书兴趣不是很大,总想边关立功,马上搏封侯,光宗耀祖。不过母亲说的话又不能反对,只得应允。

    刘石对能同大哥一起去洛阳读书没有想法,反而很开心能去洛阳瞧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