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第 55 章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主神崛起全职法师异界直播间末世浮生闲妻不淑点满力量的我绝不会无用武之地最强男神(网游)精灵王的王妃鬼剑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都是潘知青分析的, 潘知青说,程知青和殷知青昨天闹了点小矛盾,殷知青哭着跑开了, 今天殷知青约程知青在山崖前汇合,俩人不知为何起了口角,殷知青就不见了。”李德成道。

    孟华瞥了眼潘东明, 声音有点冷

    “潘东明,你凭什么一口咬定是程素把殷雪推下山崖”

    潘东明早就看孟华不顺眼,如今见孟华公开维护程素, 更是醋意横生。

    他看向程素时眸中不无恨意, “不是她是谁昨天殷殷跟他发生了口角, 今天就从山上摔下去了,现场就只有她的脚印, 她还想抵赖不成”

    程素近乎站不稳,她知道潘东明是不会放过她的,这个男人总是跟她过不去。

    她给他蛋卷,他叫她不要痴心妄想。

    她跟孟华说话, 他骂她不要脸。

    她一心扑在学习上不搭理他,他却问她又在耍什么阴谋诡计。

    她知道他钟情殷雪, 早已看淡了与他的感情,谁知他却一口咬定是她杀了殷雪。

    与他相识以来, 所有风雪都是他带来的,这让她有种被拉入命运旋涡的迷茫, 只能无助地躲在甄大娘身后,借此挡风遮雨。

    所有知青得到消息都赶来了,李德成吩咐道“大家跟我一起去山底找。”

    “娘,我跟德叔一起下去。”

    孟华怕程素受到牵连, 要跟着去找殷雪,被甄臻拦下了。

    孟华不解地看向她,甄臻给了儿子一个安抚的眼神。

    “等等,德叔”

    李德成瞥她一眼,“大国他娘,你有话要说”

    甄臻颔首,“德叔,殷知青昨天跟程知青闹了矛盾,今天却主动约程知青出来,这是不是不符合常理”

    潘东明眉头紧蹙,“殷殷很善良,她一定是不想跟程素闹矛盾,要主动跟程素和好。”

    甄臻不知道怎么说这个男主,反正左看右看就是不顺眼,很想一巴掌甩过去。

    “就算她想跟程素和好,可这里离咱们村也有一里路,路也偏僻难走,而殷知青一天才拿三工分,像她这样体力不好的人,怎么愿意走这么远的路去哪和好不行,非要约来这么个地方”

    “你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殷知青早就知道今天自己会出事。”甄臻缓缓开口。

    潘东明闻言面色铁青,“你怀疑殷殷故意设计陷害程素她不是那种人,你不要血口喷人”

    这男主真够糊涂的。

    甄臻听笑了,“德叔,你仔细想想,这山崖高才一百多米,就算被树丛遮住视线,也不至于连个大活人都看不到,我寻思着殷知青根本没有坠崖,而是趁机逃跑了,故意引导我们往凶杀案的方向去想。咱们要是去崖底搜索就是中了她的计,不如通报各路关卡,早点把她拦下才是。”

    原著中,李德成被潘东明误导,把所有人力都带去了山底搜寻,两日后搜寻无果,又在后山发现了殷雪带血的衬衫,公安这才认定殷雪凶多吉少。

    这年头技术不发达,再加上原主是一本为虐而虐的虐文,殷雪的失踪本来就是为了给男主一个虐女主的契机,倒也是说得通的。

    李德成叫她说的一愣,他确实没往那方面想过。

    坝头村的知青虽然娇气,却没有谁想过逃跑,要是殷知青为了逃避农活,故意逃跑,那性质就不一样了。

    李德成不敢耽误,带着一群人去通报这件事了。

    晚上公安也过来了,还把程素叫去问话了。

    今年局势本就紧张,人人绷着一根弦,这事算撞到枪口上去了,公安那边很重视,说是会尽快把殷知青找回来。

    程素因为这事一直心神不宁。

    甄臻见她脸色不好,就拿了点红枣和黄豆出来,这黄豆是她昨天就泡上的,现在已经涨大了,倒入石磨中,加点水进去,拉动石磨就能磨出红枣豆浆来了。

    农村家家户户都有这样的石磨,没事磨点豆浆和玉米面,也是很方便的。

    这年头的红枣和黄豆都比后世的味道足,沸后的豆浆带着红枣的甜味,喝一口,从内到外都觉得满足。

    甄臻给程素端了一碗,又灌了个暖水袋,等她睡去后才离开。

    第二天下午,张翠花就来找她了。

    “人找着了”

    “这么快”甄臻放下手中的毛线,“在哪找着的”

    “说是在隔壁城市的港口,她也真够能耐的,不知什么时候跟大巴司机勾搭上了,把她放在行李堆里带去了隔壁市,竟然要在那里坐船偷渡去港城好家伙,你说她胆子大不大还好开船前被公安给抓到,提溜回来了。”

    这算是坝头村近期最大的八卦了。

    知青逃跑就算了,还故意制造凶杀案栽赃别人,这人品真够恶劣的,难怪苟子娘说这个程素是条美女蛇,缠上谁谁就要倒霉了。

    甄臻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难怪原主中的殷雪多年后突然出现时,已经是红遍香江的当红影星了,她还觉得奇怪呢,殷雪一个小知青是怎么跑去港城的。

    毕竟这年头国门都是封上的,进进出出可太不容易啊。

    甄臻是后世来的,对于殷雪逃去港城这件事没什么意见,可殷雪跑就跑了,跑之前还要阴程素一把,这人品可见一斑了。

    甄臻扔下毛线团出去了,公安刚把殷知青扭送回来,殷知青神情麻木地瞪着她。

    甄臻眼皮都没抬。

    “殷殷”潘东明跑上前。

    看把人男主给急的,看样子昨晚是没睡好,头发乱糟糟的,黑眼圈也重。

    也不知道作者怎么想的,男主既然有心爱的女配了,干嘛又来招惹程素

    甄臻这人最会成人之美了,她走上前,“公安同志,我有个事要举报。”

    “你说。”公安道。

    潘东明有种不祥的预感,果然就听到甄臻道

    “昨天潘知青故意误导我们往殷知青自杀的方向去想,我完全有理由怀疑他事先知道程知青逃跑的事,误导我们就是为了替殷知青拖延时间。你们一定要好好查查他”

    潘东明满脸错愕,“我没有”

    “没有你跟殷知青感情这么好,还一口一个殷殷叫着,殷知青只是不见了,你就说是程知青杀死了她,还要把程知青送官,要说你清白我一个不信”

    公安眼神一冷,“哦潘知青,她说的可是真的”

    “我没有我并不知道殷知青逃跑的事”潘东明辩解。

    “知不知道不是你说了算,你也要跟我们回去一趟,协助调查。”公安厉声道。

    潘东明形容不出内心的怪异,这个甄桂芝明明不认识他,却像开了天眼一样,能掌控整件事的走向,他是想把程素送官调查,想让程素为殷雪的死付出代价,可这种话他只在内心想过,并未宣之于口。

    她是怎么知道的

    潘东明沉默着跟在殷雪身后。

    在公安局接受调查时,因为场地有限,俩人被关在隔壁屋,说话都能听到。

    他清楚听见殷雪承认,她是怎么找机会跟程素吵架,怎么陷害程素,好为自己制造机会逃跑。

    纯洁、无辜、善良的殷雪,竟然敢是一个满嘴谎言、工于心计、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女人。

    潘东明内心的信仰崩塌了。

    甄臻可不管潘东明是怎么想的,既然他喜欢把别人送去坐牢,那就先让他自己尝尝坐牢的滋味。

    不是喜欢殷雪吗喜欢她就去为她坐牢吧省得放出来霍霍别人。

    把不顺眼的人都送走,空气都变得清新了不少。

    一场雨之后,黄瓜长大了不少,甄臻提着竹篮子,拿了个剪刀,去菜园子里剪了几根黄瓜,五六个西红柿。

    甄臻尤其喜欢这时候的西红柿,掰开是沙瓤的,口感好极了,后世真吃不到这样的味道了。

    下傍晚,孟招弟和面擀了点烙馍,拿了一块五花肉出来,腌制好放在锅里煎。

    五花肉煎得酥脆焦香,切成薄薄一片,割点生菜一起包在烙馍里,那味道堪比烤鸭了。

    坝头村普遍爱吃面食,可夏天吃面实在热的很,甄臻就想起凉面来了。

    她只知道凉面是用碱面做的,煮熟后过凉控干,煮好的仔鸡撕成肉条,切点黄瓜,放点绿豆芽,再加点花生米、醋、芝麻酱、蒜泥搅拌一下。

    不得不说夏天吃凉面还是很舒坦的,再配着烙馍卷五花肉,真是相当不错的一餐了。

    一顿饭吃完,家里人都觉得舒坦。

    天还没黑,崽崽们就去外头扑蜻蜓了。

    孟大国和焦蕙兰听说县城放电影,骑着自行车就去了。

    这俩人也是越来越会享受了,情调虽然不多,但也有一点,小日子过得是相当不错的。

    孟二勇带着陶爱红去捉黄鳝了。

    至于孟华,他孤家寡人一个,就只能留在家里看书了。

    甄臻就感叹这上学果然让人孤寡,不过给孟华说亲的人还是挺多的,那可不止赵美兰惦记,坝头村的人本着肥水不外流的原则,恨不得叫孟华原地结婚。

    就连李德成他媳妇都没忍住,想把自己小闺女说给孟华。

    李德成就这一个闺女,当眼珠子一样疼,搁以前他都看不上孟华。

    虽说孟华他爹是个烈士,可名声又不能吃,说到底结婚过日子看的是家底,是男方父母的为人。

    这一大家子,老的老少的少的,就靠孟大国和孟二勇种地赚工分,那日子过得可想而知了。

    再说甄桂芝恶名在外,有脑子的人都不会把女儿嫁过来。

    可现在不一样了,甄桂芝的恶名早就洗刷干净了。

    孟家过得有多好,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整天吃肉吃面,每晚那烟囱里的香味就没停过,谁不想送女儿来吃香喝辣的

    李德成媳妇就动了这样的心思。

    孟华又是大学生,闺女要是能嫁给孟华,保不齐以后就是官太太了,这可太威风了

    李德成是个要脸的,不许他媳妇去孟家说这事,李德成媳妇没听,就来跟甄臻打听。

    甄臻只好说“孩子还小,不着急找对象。”

    “这都二十了吧还小呢大国二十都有孩子了。”

    甄臻笑笑“上学的人结婚晚,二十岁那还是半大的孩子。孟华是农村出去的,家里负担重,毕业后要找个好单位,拿到房子再结婚,不得要五六年现在谈婚论嫁还太早了。”

    李德成媳妇也不好说她家姑娘可以先跟去京城,慢慢熬着,只要孟华不做那负心汉,等几年也没什么。

    可这话说的好像她家闺女多着急嫁似的,她实在说不出口。

    李德成媳妇干笑“你家孟华还准备留在京城呢”

    “没跟他聊起过这事,但应该是大差不离的,谁家不想孩子往上走呢”

    李德成媳妇点头,就有点感慨,孟华是她看着长大的,以后孟华留在京城,就很少回来了,慢慢的这感情就淡。

    “那户口怎么解决”

    “他毕业后学校给转的。”

    这年头户口卡的可比后世严多了,计划经济时代,城镇户口每个月都能分到票据,有招工资格,国家还给分配工作,一个人要是有了城镇户口,吃喝拉撒国家都是要管的。

    可国家财政紧张,管不了那么多人,只能缩紧户口,很多大厂一年也没有两三个转户口的名额,农村户口要转去城市简直比登天还难。

    但是大学生就可以分配工作,顺便把户口转过去。

    对农村人来说读大学就等于有了城镇户口,有了铁饭碗。

    后世房价虽然高,可好歹买房后那户口就有指望了,这年头买房不顶用。

    虽然后世开放过城镇户口买卖,可那已经是十年代的事了,眼下没有城镇户口连做技工都没资格。

    李德成媳妇自然是羡慕的,就更想把闺女嫁给孟华了,甄臻四两拨千斤把事情给揭过去了。

    孟老太听说这事就过来了,“李德成媳妇真想把闺女嫁给孟华你怎么想”

    “我能管好自己就不错了,哪能管得着他啊”甄臻笑道。

    孟老太能信这话谁都知道孟家这三个儿子是最孝顺的。

    “你管不着谁管得着你是他娘,你叫他娶谁他就得娶谁。”

    孟老太是老思想了,觉得二儿媳有眼光有见识,她看好的姑娘肯定差不了,孟华年纪还小,肯定得听他娘的话才行,要是娶个不省心的姑娘回来,天天闹得家里不安宁,怎么办才好

    甄臻被她说笑了,“您也太看得起我了,他连县二把手的女儿都不相看,我能管得住他”

    “怎么还有这事他没看上人家”

    “您可别说这话,人家什么条件,孟华有资格看不上人家吗就是他听说人家这条件后,不为所动,我寻思着他有主意着呢。”

    孟老太觉得小孙子有主意是正常的,一表人才还是大学生,这条件什么样的对象找不到

    孟老太听说孙子眼光高,也就放心了,“还是你教得好,要不是你,咱们老孟家可出不了大学生。”

    甄臻可不敢居功,“这是他爹疼他,我也没做什么。”

    孟老太心说二儿媳也太谦虚了,虽说是有她儿子的名声在,可要是没二儿媳张罗,这事肯定成不了。

    月中,孟丽回娘家时又带来一个重磅消息,她怀孕了。

    孟丽上一胎是九月生的,虽说也过去大半年了,可那毕竟是双胞胎,双胞胎最伤身体的。

    “这么快就怀上了我还以为你要养几年再生的呢。”甄臻问。

    孟丽原本是这么打算的,可那次蒋东平出差回来后,俩人没忍住

    她这易孕体质也是没谁了。

    孟丽上次生孩子有点伤到了,这次没啥信心,还是蒋东平承诺会多带孩子,才让她好受些。

    “我也不想的,但怀了也就怀了,总不能打掉吧”

    打胎伤身体不说,也不安全。

    更重要的是周长胜给她留下心理阴影了,她莫名就想通过怀孕来证明自己能生。

    周长胜不是不能生吗

    那她最好多生几个,生出来专气他老周家

    甄臻就只能祝福了,“你们拿工资也没负担,多生一个也没啥,要是能生个女儿就更好了。”

    孟丽提干后工资可不低,双职工家庭那是多少人都羡慕不来的,在县城生活是足够了。

    别说养三个孩子,养十个都能养得起。

    只不过孩子多就要累一点,孟丽又上班又带娃,怕是要吃不消的。

    “还好有曹家父母帮忙,我这次回来想跟家里商量一下,让大宝二宝认曹家父母做干亲。不过咱们农村认干亲是有讲究的,要看生辰八字旺不旺对方,我就想叫我娘找算命先生看看,如果合适再跟曹家父母提。”

    曹家父母对她家孩子相当好,掏心掏肺地疼,给孩子买奶粉乃衣服眼都不眨一下。

    老俩口退休工资很高,闺女又看不上他们这点钱,觉得跟大宝二宝投缘,就愿意为孩子花花钱。

    可孟丽却觉得不太好,推辞了好几次,差点把曹家父母惹生气了。

    既然推不过,孟丽就寻思着不如认了干亲,让大宝二宝把他们当爷爷奶奶孝敬,给他们养老。

    甄臻感慨道“那对老夫妻真是难得的好人,大宝二宝能遇上他们,也是缘分。”

    孟丽也认同这一点,她这次又带了几匹布来。

    “嫂子,我有五个同事要定成衣,四个同事要定制。”

    孟丽那厂子大,这时候没有商场可以逛,更没有各式各样的专卖店品牌,只能靠裁缝做点衣服。

    可裁缝的手艺就那样,根本满足不了女人爱美的需求。

    孟丽长得标致,那就是活脱脱的衣架子,车间同事见了还有不眼馋的

    本来还想忍忍的,越看越喜欢,这不,就咬牙来定件新衣服了。

    女人嘛,衣柜里永远缺一件新衣服,不是没有道理的。

    甄臻笑道“蕙兰这招牌算是打出去了,不过做完这一波就可以考虑做点秋装了,八月份做秋装,九月份穿,衣服总是宁早不晚的。”

    焦蕙兰点头,把婆婆的话记在心里了。

    婆婆又叫她给孟丽做一件秋装打广告。

    虽说一件衣服的成本要好几块,可孟丽也给她带来不少生意,她刚学裁缝,也不指望一下子就赚大钱,焦蕙兰还是会算这笔账的。

    她紧赶慢赶,用了一天时间做出来了。

    焦蕙兰忐忑地把衣服拿给婆婆。

    这是一件蓝绿色的工装风外套,绒布的质感,穿上显得腿非常细,很适合车间穿。

    甄臻看着这件衣服格外感慨,她只是了一台缝纫机,一点成长的土壤,就促成了焦蕙兰的蜕变。

    三年前,她怎么能想到唯唯诺诺的焦蕙兰,会有这样的天赋

    甄臻拍拍儿媳的肩膀,感慨道“我们蕙兰长大了。”

    焦蕙兰叫她说的眼眶一热,要不是婆婆,她哪有今天啊

    她就不知道自己有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