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河小说网 > 道观记 > 第四章 红尘卷中红尘开

第四章 红尘卷中红尘开

推荐阅读:剑来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一念永恒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娇小的身影,速度极快,从小池塘,到山门的九天梯,用了不到小半柱香,当小身影还没到山门时,黄庭就知道是她了,脚上的一对吞天剑灵化作的铃铛,在山间悠然和鸣。

    幽兰,你不在山中好好修炼,又跑出来做什么?要是被你娘知道了,少不得挨板子,黄庭对着半空中的少女说着。

    爹,不是我故意要跑出来的,女儿本来是在小池子中,跟我那傻大虫,在观书,谁知哪个疯子,那一吼,把我吼的落水了,女儿气不过,才到山门来看看,是哪个登徒浪子在我西仙源大喊大叫,小女孩,说的很楚楚可怜,甚至身上还有水珠滴落,更何况还是青丝遮面,这幅场景在任何人看来,都是忍不住疼爱一番。

    黄庭更是如此,作为父亲,他很溺爱自己唯一的女儿,即使女儿有可能藉此逃出山门去玩,但他还是信了,因为他愿意相信。

    呀,老黄头,这二十年,连孩子都有了,看这身板容颜,将来又是祸水啊,乖侄女,快下来,小孩子家家,站那么高干什么,快下来让叔叔看看,吴道人对着半空中的女孩高喊着。

    爹,这是谁啊,好脏啊,幽兰一双眼睛厌恶之色极是明显。

    兰儿不得无礼,这是吴叔叔,还不快下来,给你吴叔叔请安。

    小女孩,从半空中落下,对着黄庭吐了吐舌头,然后极为乖巧的,对着吴道人作揖,但是明显她很是讨厌吴道人身上的脏,所以离得有点远。

    这一举动,着实刺激了老道士,心想,要不是为了那小徒弟,自己说不定,也能娶个老婆,生个孩子,想归想,吴道人手没闲着,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块石头,石头通体为蓝色,上面坑坑洼洼,要不是颜色鲜明,且其中有一根小草,放在大街上,估计都没人要。

    吴道人将石头放在手中,满脸的不舍,但一狠心,笑着对女孩说道:来,乖侄女,叔叔,是穷人,小道观的,不像你们西仙源,处处是珍宝,这块沧海石,权当叔叔给的见面礼,不要嫌弃。

    女孩看着吴道人手中的石头,很丑,丑的自己都不愿意要,所以她不仅没去拿,还跑到了黄庭身后。

    别人不识沧海石,黄庭却认得,当吴道人拿出这块石头时,他很吃惊,吃惊到嘴巴有些合不拢,这石头太珍贵了,虽说自己的女儿天资极高,五岁时已经坐忘自观,进而开周身经脉,修无上剑经,可惜所得剑经再好,有剑灵无载体,终是难以将威力发挥的淋漓尽致。

    沧海石不同,乃是星海遗迹中的产物,一块沧海石,要历经百万年,后经三生轮回,石头中,哪是什么草,分明便是三生草,说明这块沧海石历经三生而成,此石世间难寻,有此物,自己女儿这剑体,却是有着落了。

    黄庭的手有些颤抖,想去接,也想让女儿去接,但他知道,如此厚重之物,绝不是吴道人一句送这么简单,他太了解吴老二,从不做吃亏的买卖。

    吴道人手中拿着那块沧海石,有些淡淡笑容,表情很慈祥,但心里,早已乐开了花,哈哈,没想到,这小姑娘修的是剑经,此剑经必须是天地认可,不可修,乱修者,将来必然死于非命,且最为重要的是剑经,一世只能一人修,最主要这小姑娘是纯阴之体,与我道观阴阳卷中的阴阳生,极其有益,就不知血是否是阴之血?

    看着老道士淡淡的笑容,黄庭内心几乎确定自己刚刚要是不小心,接了这块沧海石,说不得又要被坑,为何这次吴老二,会这么大方,莫非,他看出了幽兰的体质?

    吴老二,你会这么好心,把这块沧海石送给我女儿,这块沧海石极为珍贵,怕是在我玉清界乃至九天之上的各位族老,怕也未必会有。

    老黄头,果然还是你了解我,吴道人收敛了笑容,有些庄重的说道:这块沧海石,乃是我数十年前,在星海遗迹中心边缘,无意中得来的,我看得出乖侄女的剑灵很是需要这块载体,但我也不会白送,我的条件就两个:一:十六岁后,希望乖侄女到我的小道观,陪我那乖徒弟入一场红尘梦,二:十六岁时,给我两滴乖侄女的精血,只要你能答应我这两件事,这块沧海石,我便拱手做回吃亏的买卖,给你。

    一听这两个条件,黄庭有些难以相信,入红尘,在小道观并不是真的入,精血虽然珍贵,人的身体一生只有十九滴精血,但精血损失后,可以重修回来,这么算来,自己倒是真的占了便宜,略一思索,黄庭便是应了下来。

    拿着沧海石,黄庭很高兴,小女孩看着自己爹爹拿着石头在傻笑,又看了看对面的臭道士,这才想起,刚刚是谁在吼叫,一转身,一道背着女孩的身影,出现在她的眼里。

    这道身影,自然是孔孟,休息了小半柱香,他从怀中取出了一本青色的书籍,通体柔软,似玉非玉,上面写着红尘,这本红尘,不是道观中的红尘卷,但也是红尘卷,只是他写的是红尘,却非红尘,虽说书名是红尘,但里面却是记载,如何不坐忘自观,可以开人体三百六十五穴窍。

    红尘书籍开,里面仅有八个字:洗骨在前,穴窍自来。

    紧跟八个字之后,仅有一幅图,不是人体的图,而是一副星图,这图,孔孟看得有些熟悉,像是在哪里见过,但一时又难以想得起,但这幅星图,细看之下,毫无规律,孔孟将书中的图位看了透彻,依旧没有丝毫的头绪,果然还是没看明白。

    这本红尘,是在红尘卷中的最底层,小道观向来是单传,尤其到了孔孟这里,老道士更是经常自语:到了你这一脉,我们道观要么长存,要么就要彻底湮灭了,小道观一直以来,都是只有两个人,所以这本红尘,孔孟发现时,早已经灰尘密布,罗网丝结,打开后,只有八个字的注解,且全是图,当初孔孟硬是在老井看了一下午,没头绪,便在跟随老道士出游期间,放进了怀里,要不是今日走九天梯,有开穴窍之功,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想起此卷。

    想起是想起了,也看了,依旧看不懂,就难了孔孟。

    罢了,罢了,既然看不懂,就不看,还是接着走我的路,这下面开穴窍,怕是真的九死一生了,孔孟想着,起身,手中拿着红尘,走上了二百五十六阶的石板。

    双脚一踏入石板,石板并没有像之前那般,涌出来一丝丝的气息,这时石板如同老树一般,竟是从脚下的石板开始,往上的每一个石板,有一道身影,或坐,或躺,或仰卧,像是老树发芽,充满生机和神圣,孔孟看到这些先是一惊,不知为何这些身影会出现,但相比之前的刺骨剔骨之疼,明显这里没有那么疼苦。

    石板上出现的身影,下方的黄庭、老道士、幽兰,没有任何人见到,他们朦胧间也只是看见,孔孟起身开始攀爬。

    没人见到,不代表,万物不通灵,青色的书籍,在孔孟踏上开穴窍的石板时,开始亮了,那是左下角的一副星图,点亮的瞬间,和下方的人影相呼应,隐约间,开始融为一体,进入孔孟的身体。

    用于不能自观,孔孟不知身后的变化,站立了一小会,见石板仍没有动静,他开始继续踏上石阶,前方的石阶那些人影还在,试着走上一阶青石板,没有丝毫的不适,孔孟心中有些安定,不由的脚步加快,随着他的一步一阶梯,道道身影,和青色的书籍化作一道道青色的光华,没入孔孟的身体,光华消失,石板的上的身影也早已不见。

    若是孔孟可以坐忘自观,此时必定会惊出一身冷汗,说不定会强行退出,即使后退,会化作遗迹。

    那些青色书籍青色的光华一同消失的身影,进入孔孟的身体后,便化作一道道身影,按照之前石板的姿势,栖息在身体的三百六十五个穴窍之中,但是这种栖息只有刹那,便化作一枚种子,在穴窍中沉淀,穴窍已开,里面莹莹,开出的穴窍里面都有一枚青色的种子,种子上有字,很细小,让人难以辨识。

    青色红尘书籍,每一次亮起,都可以见得颜色便减少一分,卷首的红尘二字,也不再清晰,开始模糊,像是被人刻意的掩盖书名。

    没有疼苦,孔孟走的极快,加之之前刚洗骨,虽然身体没有恢复,但自小担柴挑水,这三百六十五阶石板,一柱香时间,孔孟已走完。

    走完的瞬间,孔孟不由得感慨:这红尘虽说没懂,开穴窍却是走完了,当他想起手中的书籍时,一看左手,青色的书籍,早已不是青色,卷首的红尘也不见,白色的书籍,黑色的字体,在右下角仿若见证此书曾经存在,小字是古篆,上面仅有十二字:红尘卷中红尘开,一道红尘君不来!

    中秋来临,祝大家中秋团圆,阖家欢乐!新书,请大家多多支持,赏点推荐票,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