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河小说网 > 重走1980 > 第9章 同行出现了

第9章 同行出现了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了8月中旬,这天刘华他们和往常一样从省城回来,几个人的皮肤都被晒的更黑了,阳光照射泛着健康的古铜色,又带着一丝的风尘。

    毕竟将近一个月的来往省城,不管风吹雨打,日晒雨淋的一天都没有歇着,就算年轻也难免有一点疲惫了。

    刚走到镇上,就看到有另外的人在收黄鳝,泥鳅了,边上还停着拖拉机。

    这年头有拖拉机可不得了,比后世的宝马,奔驰可阔气多了,一看就知道是有钱有势的。

    “哥,这不是抢咱们的生意嘛!“刘勇愤愤不平的就打算上前理论。

    “就是,怎么这样啊!”刘真和刘浩也附和道,倒是小舅没有说什么,年纪大眼界也开阔,知道家里有拖拉机的,可不好惹。

    ”这地里的黄鳝,泥鳅又不是咱家的,你还能不准别人收啊?本来就是各凭本事的生意。”刘华也没有多说,难道还和他们解释什么是市场经济吗?解释了他们也听不懂吧!

    刘华只是有点惊讶,要知道他做这生意也才一个多月啊。水产公司虽然传出了风声,可这镇上就有人开始跟风了,只能感叹不管在哪个时代都不缺少聪明人。

    人家有钱有势的,消息来源渠道又多,再加上点胆量,想不成功都难啊!

    不过这黄鳝生意,刘华也没打算做多长时间,沟里地里的黄鳝,泥鳅也不是无限的随便抓的,是有季节性的。

    以后收的人也会越来越多,竞争也会越发激烈,利润只会越来越少。

    而且刘华始终要去看大学的,家里也需要刘勇干些体力活。

    刘华依稀记得上辈子,入学通知书就在这几天会送过来了,具体的日子倒是记不清了,看来过段时间就停了这生意吧。

    也没有什么可惜的,这一阶段也没有少赚钱,除掉买猴票的钱,家里罐子里又存了5000块了,家里除了老娘不清楚具体,兄妹几个都是心里有数的。

    有钱了,一家人的精气神都改变了不少,向来节省的大姐刘静去到供销社给每人扯了2尺布,一人做了身新衣服。又心疼兄弟俩风里来雨里去的辛苦,给一人买了双新鞋子。

    家里桌上的菜也多了,两个小丫头偶尔也能有点零食吃了,老幺刘玉的头发也没那么黄了。

    看着一家子和一个月前翻天覆地的变化,刘华心里满满的欣慰。

    既然打算要停了这生意,刘华就开始思索另外的出路,一家人也不能坐吃山空,这年代只要比别人慢了一步,就步步落后了。

    刚到村口就不断有人招呼,“呦,大学生回来啦!”

    “二华啊,真有出息。”

    路过的大妈大姐都满脸笑意,都洋溢着喜色,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还是刘华家隔壁的刘俊鹏他老娘多了一句嘴”二华啊!赶紧回家,你家来客人啦。你小子考上大学了,人家来给你送通知书来了呢!“

    刘华这一个多月带给刘家村的变化不可谓不大,只要抓黄鳝,泥鳅的人家,每家都多了几百块钱的收入,在村民中有了威信,现在又都知道他考上了大学。

    以后可是吃商品粮,公家饭的,这地位是越来越高了。村里人和他说话都不知不觉的带着点讨好的意味。

    刘华客气的回应了几句,就加快脚步往家里去了。

    这时候的大学通知书一般都是直接寄到县里,再由县里派专人送到考生家里,待遇和后世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毕竟一个县也出不了几个大学生,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一到家,家里已经围了一圈人,纷纷招呼,“二华回来啦!”刘华连忙客气的递上烟。

    刘静一把把刘华拉进屋,担心的说D县里来人给你送通知书来了,大队书记在里面陪着说话呢。你注意说话,人家可是问了咱这收黄鳝的事呢。”

    大队书记刘西湖正陪着一个带黑框眼镜,面容消瘦的中年人说话,看到进来的刘华,就介绍道,“二华,这是咱们县里管宣传口的洪兵同志,不辞辛苦的给你把大学通知书给送来了。”

    刘西湖话就说道这,他可是久经革命,经验丰富的老手,要是自己把所有话都说完了,人家县里干部说什么,这不是给人家难堪嘛!

    刘华走过去握住洪兵的手就一阵感谢,这年代的干部都是平易近人的,大部分都是一心为民的。“洪干部,从县里到我们这路可是不好走啊,真是辛苦了,太感谢您了.“

    洪兵上身穿着得体的中山装,下身的裤脚塞到了雨鞋里,裤子上倒是甩了很多泥巴。对于这样的领导,刘华也很佩服,对比后世就坐在办公室指挥的真的不知道强了多少。

    在刘华家里坐了这么一会,从刘西湖那旁敲侧击的,洪兵也对刘华有了一点了解,不光学习成绩好,这胆子也比一般人大多了。

    虽然年初工商行政管理局下发了文件,根据社会需要,可以批准部分城镇待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省里也有了发展个体工商业的苗头。

    可这一般人不可能知道啊,都说提倡解放思想,可像刘华这样解放的,倒是第一次遇到。

    洪兵不是老旧的人,对刘华不禁心生好感,毕竟以前投机倒把都是偷偷摸摸的,像刘华这样搞的大张旗鼓的真没有,于是说道,“为人民服务,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刘华同学,恭喜你成为我县理科成绩第一名,还是全县唯一被水木大学录取的,这可不仅是你们村的光荣,也是我们县的喜事。以后再接再厉,好好读书,争取成为国家栋梁!”

    刘华给洪兵和刘西湖递了烟,又给他们的茶杯续了水,笑着说道,“洪干部,你不知道,我家孩子多,一直生活困难,多亏了刘书记和村里乡亲的帮衬,不然我可能读高中的钱都没有,今天更不会考上水木大学了。”

    刘西湖倒是笑的开心,这段时间刘华搞的动静这么大,让他也很是为难,政策不明朗,要不是刘华老爹刘克隆不在家,欺负妇道人家的名头也不好听,他恐怕找上门来了。

    看洪兵不追究,也就放下了心,和气的说道,“也是你自己争气,也替我们村争了光,上大学如果有困难,村里不会袖手旁观的。”

    又说了一些话,洪兵就起身要走,刘华使劲的挽留着吃了午饭再走。洪兵还是坚持的要走,看着倒不像是假客气,刘华一家子和刘西湖也不好再留,客气的送出了门。

    刘西湖笑着说道,“二华,你小子有出息,和家里商量个时间,摆个席面,考上大学了可是个大喜事。你这也是咱刘家村的头一个,大家一起庆祝庆祝,也给大家提提气,以后也能多考上几个。”

    刘华明白,这也是应该的,在农村吃吃喝喝的有利于邻里关系,酒席也是人情往来的一部分。还可以收礼钱,他倒是不在乎这点钱。

    最关键的是老爹不在家,没有顶门立户的,刘华也不知道该怎么操办。亲戚长辈来了,没有老爹来招呼,这真的要多尴尬有多尴尬。只能勉勉强强的先答应下来“好的,叔,我们商量商量。”

    说完刘西湖也走了。

    一家人算是高兴坏了,老四刘琴拿着大学通知书大声的念,这时候的高校录取通知书就是一张公文纸,内容简明扼要,开头是毛大大语录,后面就是告知转户口等事项,再就是报道的时间。

    这年头,考个大学可是不得了的事情,哪怕就是个中专,都能轰动十里八乡,这可不像后世一板砖下去,砸几个大学生,本科满街走,硕士多如狗的时候。

    80年高考总分600分,刘华考了465分,就能得个理科状元,在后世这成绩当状元想都不要想,还是和时代有关,高考恢复没有几年,大部分的人对高考都还没有概念。

    去考试的大部分是上山下乡的知青,这些人把高考视为回城的唯一出路,但是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普遍年纪也大,所以成绩不会太好。

    学习环境不好,文科还能死记硬背,理科就没多少人报考了,因此刘华才得了个状元,这也算是矮子里面拔将军了。

    这些别人可不知道,一听说刘华考了个理科状元,上的还是名校水木大学。

    家里的亲戚纷纷上门道喜,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舅舅,络绎不绝的来,连嫁到县里平常不怎么来往的姑姑刘克云,都找上了门,连着几天刘华脸都笑的有点僵,真心的累。

    等到再没有亲戚上门,刘华才有时间开始细细的思量家里下一阶段的出路。

    得益于洪兵对他的态度,刘华觉得步子可以适当的迈大一点点了。手里有了钱,刘华早就想过给家里建个砖瓦房,问题是附近根本没有砖卖。

    看来要去打听一下,哪里有砖厂,然后打发刘真和刘浩去学手艺,将来村里办个砖厂倒是个不错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