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河小说网 > 重走1980 > 第7章 奋斗的日子

第7章 奋斗的日子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2000多斤货把两辆牛车装的满满当当的,装的多了自然走的慢,刘华只好走的更早一点。

    刚躺下没一会就起来了,刘真和刘浩也没有这么早过来,只好让老三过去叫。

    四个人都年轻,少睡一点也扛得住,摸着黑就出发了。

    到省城的时候,时间比昨天还稍微早了点,水产公司最忙的时候就是凌晨,所以这时候人反而更多。

    等了一会才轮到他们,算完账,刘华拿着单据去财务室那边拿了钱,几个人看到边上的水池,打开水龙头咕噜噜的喝了口水,又洗了把脸,干不干净也不管了。

    “你们先回去,我去供销社买个手表,然后自己坐车回去。”作为重生人士,不知道时间还真是不习惯,刘华就决定去买了手表。

    这会县里的供销社还没有这东西卖,刚好来了省里,手里又有了钱,就准备去搞一个。

    “好的,哥。那我们先走了。”几个小伙伴也没多说,应了一声。

    “小勇,到了镇上别忘记给小妹买点糖果。”刘华又想到令人头疼的老幺,对刘勇提了一嘴。

    话说完就在这里分开了,刘华找人问了去供销社的路就走了。

    省级供销社坐落在杭城市最中心的位置,边上是邮政局,哪怕到了后世这地方也是省里最繁华的地段了。

    上中下三层,外墙是刚刚流行起来的瓷砖,非常漂亮,生意也很火爆,放眼望去都是人。

    第一层卖的是蔬菜水产等农副产品,中间卖的电器服装之类的,最上层是零食玩具饮料酒水什么的。

    刘华沿着楼梯就上了楼,这年头还没有电梯这种玩意,生活用电都很紧张,商业用电就不要想了。

    “同志,我想买块手表。”来到卖手表的柜台前,刘华对着营业员说道。

    “你有票吗?”营业员打量了一眼刘华,人看起来很有精神,只是脚下穿的粘满泥的大解放出卖了他,别人一看就知道是个乡下人。

    看着营业员怀疑的眼神,刘华才想起来现在还是计划经济的年代,买什么都要票,农村人可弄不到手表票的,不由一阵尴尬,这么常识的事情都不知道,脸上发慌,习惯主义害死人啊,脑子一急,“我想先问问多少钱?”

    “20块钱,但是要有票。”营业员一副了然的神态回答。

    刘华转头就下了楼,真的好尴尬。

    “兄弟,票要吗?”看到刘华空着手从楼上下来,边上走过来一个男青年,拍了拍刘华肩膀。

    刘华抬眼一看就知道这人应该是票贩子,“你有手表票吗?“这年头手表票可是很难得的,不是什么生活必需品,需要的人不是很多。

    ”有,我刚好前几天收了一张,1块钱收的,1块2卖给你吧!“票贩子一听手表票,直接报价。

    刘华知道他收的价格肯定没这么高,这玩意很容易砸手里,但是遇到需要的人就可以卖高价了,风险和收益并存。

    ”行吧,我要了。“刘华也没还价,几毛几毛的感觉掉价,而且人家估计也笃定了刘华需要,也不会降价,也就不浪费口水了,数了1块2毛钱递给了票贩子。

    拿着票又重新上楼买了手表,沪市手表厂生产的,四四方方的表盘,也没有阿拉伯数字对应时间点,而是用的罗马数字Ⅰ、Ⅱ、Ⅲ等等,表带是皮革的,没有什么美观感,注重的是实用,当然更不指望会防水。

    一路又走到车站,上了车买好票就开始打盹,晃晃悠悠的到了县城,又匆匆的走着往家里赶,这几天不停的走远路,感觉鞋底都磨平了很多。

    到家咕噜咕噜的连着喝了三杯凉开水,整个人才仿佛又活了过来,看了看记账的小本子,一上午已经收了快1300斤了。

    刘华不禁挠了挠头,下午肯定会比上午还多,那一天恐怕得不少于3000斤,这样看来还得去借辆牛车。

    刘家村已经没有更多得牛车了,刘华就想着到舅舅他们村去看看有没有。

    外公外婆他们光昌村,离着刘家村有七八里,两口子的情况和刘华爷爷家一样,也是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不同的是,母亲江兰是老大。

    老两口同样跟着小儿子江长宏住,大儿子江长鹿家情况稍好一点,也就多帮衬小儿子一点了,这倒和刘家不一样。

    吃完午饭,拿上烟酒,走过坑坑洼洼的乡间小路,刘华来到小舅家门口,同样的三间土坯房,外公外婆在院子里编着筐子。

    “外公,外婆。”刘华边招呼边走进院子。

    “二华来啦!快,快进来坐。”看到刘华,外婆一脸的慈祥。

    “外公您抽根烟。”

    刘华到屋里把酒放下,搬了根凳子就坐在二两边上,给外公递了根烟,“小舅在家吗?”

    外公江森把烟点上,吧唧了一口,“你小舅和舅妈都去地里抓黄鳝,泥鳅了。听人说你现在在收,是真的吗?”

    “是真的。”

    “那就好,现在队里也没啥活,能抓点黄鳝,泥鳅贴补贴补家用也是好的。小云也跟着他们一起去了。”小舅就一个女儿,叫江云,6岁。“你收那么多,都能卖掉吗?”

    老人对于刘华能赚多少钱没有关心,只关心外甥的后路,收的多卖不掉怎么办。

    “外公,您别担心,我都联系好了,收多少就能卖多少!”

    刘华感受着老人的关心,自信的回答。

    两老有一句没一句的开始问着刘华考试,家里最近的情况,刘华坐在凳子上时不时的回答几句,等着小舅回家。

    等了小半个时辰,小舅江长宏手里提着一袋子泥鳅,黄鳝回来了。“小华,你怎么来了,我刚准备去你家呢!”

    “小舅,抓的多吗?”

    刘华看到小舅,连忙站起来,接过袋子垫了垫,估摸着有20斤。

    “你坐着,坐着,我先放好。”江长宏到屋里拿了个盆,接了水,把袋子放了进去,才走到刘华边上,在老太太搬来的凳子上坐下。

    “小舅是这样,我呢现在倒腾黄鳝,泥鳅。现在收的有点多,我们村就两辆牛车,可能不够用,我就想着你能不能去你们队里借一辆,给个2块钱。你呢,要是有空就帮我赶车,我每天给你10块钱,就是每天起的早,你看,行不?”

    刘华直接说明了来意,和小舅从小关系就好,也没必要客套。

    一听说十块钱,老爷子江森就开口了,“行的,书记那我去打招呼,你小舅这段也没活干,累点不算啥,关键你可不要亏了,要不让他拿个5块钱就好了。”

    就是5块钱也不少了,外面做木匠,盖房子的瓦匠也就一天拿2块3块的就顶天了。

    刘真和刘浩两个,刘华都给了十块,舅舅肯定也是要给的一样的。“外公,去省城呢,要走5个多小时呢,路上坑坑洼洼的也不好走,挺辛苦的,再说我也不亏的,您不用操心。”

    “你有心照顾你小舅,我就不多说了,他和你舅妈还准备再要一个,有了这钱吧日子也能好过一点,长宏啊,你看怎么样?”江森看了看江长宏。

    江长宏也没多说,“行,爸等会我俩一起去书记那一趟。”

    “我拿的酒等会给拿过去,这样也能好说话一点。”刘华见事情已经谈好就准备走,把手里剩下的烟也给了小舅。“我就先回去了,家里还忙着呢!”“行,那我就不留你了,晚上我去你家一趟。“江长宏站起来把刘华送到门口。

    到了晚上,收了3000多斤,附近村里没事干的人几乎都在抓黄鳝,逮泥鳅,地里沟里都被翻了个遍,小舅也借了一辆牛车,约定了明天的时间就睡觉了。

    刘华规定每天12点钟差不多出发,到省里5点多钟刚刚好,这几天也渐渐习惯了,没有闹钟,也能准时醒来,有了手表也不会着急忙慌的,时间安排的合理,有时候起早了,也不叫醒刘勇,让他睡到12点。

    每天3000多斤也是极限了,三辆牛车满满当当的,再多收继续雇人,继续借牛车,那就太招摇了,所以刘华也交代了大姐要控制收购量,有时候多了就让他们放到第二天来卖。

    接下来的日子就每天收黄鳝,送黄鳝,辛苦并快乐着。

    刘华原以为过了最初的一段时间,量会慢慢少下来,没想到前几天翻过的地,现在再去翻又有了很多,只能感叹没有农药的时代,黄鳝,泥鳅这玩意简直抓不完。

    一个半大的孩子,一天都能轻松的整个十几斤,然后兴高采烈的送到刘华这里来。

    这段时间刘家村和周边村子的人手里都存了点钱,每天去镇上赶集的人也多了起来,过年才能吃上的肉,也能割点回家打打牙祭了。

    不得不说,刘华极大的提高了刘家村的收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