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河小说网 > 独哥行 > 第十五章 无极观(二)

第十五章 无极观(二)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就在这时,另一桌的一个大概三十岁出头的一个女人,痛哭了起来,从她口齿不清的讲述中,大家大概的了解了她所说的意思。

    她就是刚刚大家口中所说的惨遭灭门的宁家老爷的妹妹宁雪,家在不远的苏州。

    听闻哥哥家发生这样的惨案,特意从苏州带着年迈的父母过来奔丧。

    还请各位父老乡亲们帮忙,一定要到官府去帮宁家人说说话,早日抓到杀人凶手,好让他哥哥一家一百多口人安息。

    说到她那年幼的侄子,这个叫宁雪的女人更是泣不成声。亦婴看她哭的这么伤心,自己也不禁湿了眼眶,过去轻拍着她的手安慰了起来。

    宁雪又动情的说着她的年幼的侄子可乖了,从小就懂事,当她说到她侄子的名字叫做宁缺的时候。

    亦婴和唐余歌对望了一眼,不会这么巧吧,昨天他们见到的那个小孩的名字也叫宁缺。

    亦婴想到昨天明确说他有个姑姑,他去投奔姑姑。马上觉得这绝对不是名字一样的巧合。

    于是亦婴问宁雪,她的侄子是不是十二三岁,在宁雪点头之后,亦婴把宁雪请到了自己的房中。

    跟她说,他们昨天在杭州城外见到一个脏兮兮的小孩,他说他叫宁缺,还要去找他的姑姑。

    但是其他的就不告诉他们了。宁雪一听这话,当时就差点跪倒在地。她的侄子没死?哥哥唯一的骨肉活下来了?

    宁雪忙问他们在哪见过宁缺,他有没有受伤之类的话。

    亦婴忙安慰宁雪的情绪,说:“宁缺没受伤,现在身上也还有银子,不会饿着,我们现在就去找他。”于是三人又快马加鞭的来到昨天见到宁缺的那个地方。

    不过,宁缺早就不在那里了,应该是已经踏上了找他姑姑的路,于是三人又骑马向苏州方向赶去。

    宁缺是步行的,所以他们应该能很快就找到他,但愿他一直想昨天那么谨慎,不要跟着居心不良的人走了才好。

    三个人马不停蹄的赶路,一路上的破庙酒家,还有客栈都没放过,一一的询问过了,有的人说见到了,有得人又说没见到,这让宁雪的心情一下激动一下又跌入谷底。

    真希望快点找到宁缺,这个孩子到底是怎么逃过一劫的?亲眼看到全家被杀害,他心里一定很害怕。

    就在三人继续赶路的时候,唐余歌收到了杭州组织里的人给他发的暗号,发现一个和唐余歌描述很像的小孩,就在他们现在所在地的三里之外的一个破庙里。

    于是唐余歌带着亦婴和宁雪就直奔那里而去了。三人到的时候破庙里并没有人,难道组织给的情报出了问题?

    宁雪见这里还没有她的侄子,不禁轻声哭了起来,就在他们准备离开的时候。一堆枯草下面有了动静,然后,盖在上面的枯草被一把掀开。

    宁缺的脑袋冒了出来,大喊了一声姑姑。原来宁缺听见有人来了就躲了起来。宁雪见到自己大难不死的侄子,宁缺再次见到自己的亲人,两人相拥着痛哭了起来。

    看到这一幕,亦婴的心里即安慰又难过。等两人哭过了,宁雪就拉着宁缺,要给亦婴和唐余歌跪下,感谢他们帮了宁缺又帮了自己。

    亦婴和唐余歌连忙把他们扶了起来。四个人一起回了客栈,在房间里,宁缺把他经历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宁家是杭州城的第一大户,每年的这个时候就要请寺里的僧人举办庙会,免费给城里的百姓祈福念经。

    今年又到了这个时候,但是这次有个无极观知道宁家每年都要举行庙会,于是就上门拜访,请宁家老爷让他们无极观来主持这次的庙会。

    于是老爷就答应了。在庙会当天,宁缺一个人在花园里玩,无意间听到两个小道士的对话。

    内容大概就是,他们知道宁家家底丰厚,要趁今晚打劫,要将所有人杀了灭口。宁缺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很震惊也很害怕。

    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告诉他爹,于是,宁缺就跑到他爹的书房,把他听到的所有都告诉了宁老爷。

    宁缺虽然是个孩子,但是宁老爷从小就教育他不能说谎话,所以,宁缺从不说谎。宁老爷相信他的话,正准备叫人去报官。

    可是刚一出门就看见前院已经烧了起来,外面乱成了一团,看来已经来不及了。可是不管怎么样,他都不能让宁缺死。

    于是宁老爷就让一个年纪与宁缺相仿的小斯与宁缺换了衣服。然后让宁缺躲在某处。自己就带着小斯出去了,从此就在也没回来。

    宁缺躲了很久也不见他爹回来找他,于是听外面没动静了才出来。可是宁缺出来看到的就是熟悉的家人们冰冷的尸体。

    宁缺在他爹娘身边哭了很久,想起爹临走前跟他说的话,去苏州找他姑姑。于是宁缺自己悄悄的出了城,踏上了找姑姑的路,路上遇到了亦婴他们。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听了宁缺的讲述,大家都很是气愤。唐余歌说:“这个无极观其实是一个隐蔽的强盗团伙,对外是道观,可是江湖上很多人都知道他们经常干杀人放火的事情。”

    亦婴就问:“余歌大哥,能不能歼灭了他们替宁缺一家报仇?”唐余歌说要歼灭他们其实不难,但是他们的观主赵无极是个厉害的角色,要不然江湖上的人怎么能让他们这样为非作歹这么久。

    宁雪还是想通过官府来给宁家一家报仇雪恨,她恶狠狠的说:“我就不相信,没有可以给宁家报仇的地方了。”唐余歌心里知道,就算宁雪把这件事告到官府,也不会有什么很好的处理结果。

    官府也不会把无极观的那些人全部正法。如果不是和官府的人勾结好了的话,无极观的人也不会这么目无王法。

    但是这些话他并没有跟亦婴和宁雪说,毕竟她们还对官府抱有一丝希望,如果这样跟她们说了的话,连就最后一点希望都破灭了。

    宁雪说去就去,立即带着宁缺去了杭州衙门击鼓喊冤。亦婴和唐余歌当然也跟着去了,在公堂上,宁雪和宁缺跪在堂下,一五一十的把事情的经过讲了一遍。

    但是杭州知府一听是关于状告无极观的事情,就爱听不听的。等宁雪讲完了事情的经过,杭州知府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宁雪回答是她侄子宁缺亲口所说,也是他亲眼所见。杭州知府一听是个黄口小儿说的,于是一拍惊堂木说:“大胆,竟敢那黄口小儿说的话来戏弄本官?”

    于是让人把宁雪赶了出来。唐余歌早就料到了会是这样的结果,看着伤心欲绝的宁雪也不便说些什么。

    回到客栈之后,亦婴问宁雪打算以后怎么办,宁雪说她要带宁缺到京城去告,一定要还宁家一个公平。

    宁雪打算第二天就和宁缺启程去京城,也没有什么好准备的。但是第二天夜里,宁雪和宁缺的房间就被两个黑衣人偷袭了。

    幸好唐余歌警惕性高,听到了打斗声,要不然宁雪和宁缺就危险了。

    看来无极观的人知道了宁雪把这件事告到官府去了,肯定是杭州知府通知他们的,杭州知府和无极观果然勾结在一起了。

    既然一次偷袭没有成功,无极观肯定还会派人来的,如果这个时候让宁雪和宁缺上路的话,那肯定还没到京城就小命不保了,别说到京城,说不定连杭州城都出不去。

    想到这里唐余歌说:“你们俩就先别去京城了,看看无极观还会不会有进一步的行动再说吧。”宁雪可不想宁缺再受什么伤害了,他可是哥哥留下的唯一一根血脉了。

    果然不出唐余歌所料,无极观的人在两天之后的夜里又一次采取了行动这次他们先用迷香把房间里正在熟睡的宁缺和宁雪迷晕了过去,然后悄悄潜进了房间,这时候亦婴还在房间里继续绣她的手帕。

    有个地方不会,正好想去看看宁雪睡了没让她帮一下忙,结果就发现了准备行凶的两个人。

    亦婴吓得惊声尖叫,那两个蒙面人发现亦婴坏了他们好事,于是挥刀向亦婴砍来,亦婴及时的躲开了一刀,可是却擦伤了手臂,流了不少血。

    唐余歌听到亦婴的尖叫声就知道不好,马上出门正好看见亦婴躲过那一刀并且划伤手臂的全过程。

    唐余歌看到亦婴流出的鲜血,立即红了眼。把两个黑衣人一顿痛打,黑衣人见来人凶猛,于是赶紧撤退了。

    唐余歌看他们跑了也不再追了,放下剑,连忙抱起亦婴看她伤势如何,幸好没有伤到骨头和经脉。

    上了药,缠上绷带过几天就会自己好了。这次事件之后,唐余歌觉得无极观一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下次等他们找来的话可能就没那么好运了,为了不让亦婴,宁雪还有宁缺再受伤,唯一的办法就是主动出击了。

    唐余歌让组织的人把无极观调查清楚,还有他们的观主赵无极。根据组织报上来的情报,无极观上上下下差不多一百多人,但是所有的人都是精英,武功都很高。

    无极观的观主赵无极是个厉害的角色,他为人阴险狡诈,最大的特点就是贪财。为了钱什么都干的出来的那种人。他的一身武功也很古怪,不知道师出哪里。

    而且赵无极和杭州知府勾结起来,让杭州知府给他提供发财的消息,然后他无极观做完之后,就会和杭州知府分赃。

    虽然宁家这件事不知道有没有和杭州知府勾结,但是杭州知府也绝对脱不了关系。

    要想一举歼灭无极观是很困难的,但是如果计划的好,也不是没有可能。

    唐余歌想动用组织的力量,于是他就通知杭州城内组织的人,将行动确定在第二天的晚上。

    先叫了几个管事的来商量好细节,到时候再一起行动。唐余歌的计划是前后夹击。

    先由一批组织的人从正面攻击,然后趁乱,唐余歌带领几个武功较好的潜入无极观。

    然后从内部往外攻破整个道观,赵无极就由唐余歌来解决。整个计划都没有让亦婴和宁雪知道,因为亦婴这个丫头如果知道了的话,肯定会跟着去,到时候照顾不过来的话怕她会受伤。

    行动的当天晚上,亦婴像往常一样到唐余歌房里说一声晚安。可是亦婴进来的时候房间没人,每次亦婴去唐余歌房间里没人的气候都是他一个人采取行动了。

    亦婴见宁雪和宁缺的房间灯已经熄灭了,看来已经睡了,就不打扰他们了。亦婴打算一个人过去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