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顾念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宜州,知州衙门。

    此夜无月亦无风,知州周友年坐在正位,在右手边台阶下安排了两把椅子,按照官序坐着秦王赵属,通判李洁楠以及知县袁良珠,在他们对面,是两名*屏蔽的关键字*,负责记录所有的证词。

    所有人都一脸严肃,除了台下的犯人。

    “小民要说也可以,不过周大人不能在场。”

    “你……”周友年正要发火,眼睛瞥向赵属,动动嘴话锋一转,“你不用担心,本朝律法严明,你有话实说,有冤可诉,本官必定奉公执法。”

    “哼!”

    台下犯人的一声冷哼,让方才周友年的一阵义正言辞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大胆刁民,居然敢藐视公堂,来人,给我重责十板。”

    “狗官,你不得好死,你贪赃枉法,你害人终害己!”

    台下犯人一连几声咒骂,却好像根根尖刺,直接刺中了周友年的要害。

    周友年正要继续加大重责,不料一旁赵属开口说话。

    “住手!你到底有什么冤情,直说给本王。你放心,有本王在,周大人在不在场都无妨。”

    众捕快退居一旁,犯人也如受大恩一般,一连给秦王磕了好几个头。

    “王爷,小民名叫何红光,家住宜山脚下,自幼家中贫寒,近年更是已经无钱交税,早年买了田产考取功名。五年前好不容易考上解试第四名,以为有了功名即可免些赋税,还能向官府领些例银,没成想这周大人这点钱也要贪去。我没了钱,家中父母无钱治病也相继去了,我结草庐在墓边居住,居然也被乡里恶霸索要占地钱。我实在走投无路,这次得知周大人在宜山温泉,我本来想着找机会吓唬他一下,拿回自己这几年的例钱,没成想遇见店家以为我是*屏蔽的关键字*来的,追打出去,我一失手就杀了人。王爷我确实不是有意的,但血债血偿的道理我还是明白。我不求活命,只希望能有人把我葬在父母身旁。”

    一顿声泪俱下的说辞,惹得在座都有些伤感,唯有坐上的周友年脸色铁青。

    “王爷,不是,不用听这小民一派胡言,我……”

    “周大人,具体如何本王是必定会查证清楚,周大人你这段时间也不要随便走动,犯人先入牢中,程璠记得加派人手看护,必不得有半点疏漏。”

    赵属吩咐完一切转身走出大门。

    他身后的周友年冷汗直冒,瘫坐在椅子上,通判李洁楠连忙给他擦汗送水,知县袁良珠也一起跟过来安抚。

    “大人,事情没有办完还是没有定数的,不要过于紧张。”李洁楠依旧是一排气定神闲的样子。

    “你,还有你,你们记得,我们三个,全都在这一条绳上,要是他真要查,我们,”周友年边说边喘气,方才吓得他心都在嗓子眼里,他咽下一口水,对着二人重重的比了个三,“看清楚,是我们三个,谁也跑不了干系!”

    “大人,我是最清楚的。”

    平时应和最弱的袁良珠动动嘴唇,勉强带着点讨好的神色。

    “我自然,我也一样。”

    周友年最看不惯他一幅心虚的模样,胆小如鼠没个担当。

    “各位大人,这秦王直奔府库了,这要是……”

    周友年听到这个立即一口气喘不过来,差点翻白眼抽过去。饶是李洁楠总是笑面迎人的,此刻也是惊慌不已。袁良珠却面色淡然,若有所思。

    汴梁,燕国皇宫,垂拱殿内。

    “啪!”赵禛将手中的奏章重重的甩到地上。

    “岂有此理,目无纲纪,作威作福。居然敢擅自打开州府的库房!反了他了!”

    宰相司马恩垂眼看着地上的周章,抬头又见赵禛怒目圆睁的模样。

    “事出比有因,秦王绝不是枉顾礼法的,还望陛下息怒。”

    他犹如看笑话一般,默然的勾勾嘴角,只抬手装模作样的说着。

    其实也不是司马恩偏袒谁,或者不在乎帝王威严,只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自从赵禛有了自己的儿子就对赵属有些动辄得咎的意味。

    “你虽然也是他老师,但不能事事都包庇他,如此大事他不向朝廷奏鸣就擅作主张,要是他人效仿朕又该如何追究?”

    一个人要想抓一个人的错,总能找到理由的。

    司马恩也不多说,其实若真按照律例判处个革职为民都可以,显然司马恩不会递这个话头出去。

    “按照祖宗之法,应当动辄得咎”

    赵禛眉头锁的更紧了,说来说去,居然是个这么轻的惩罚。难道刚才的愤怒表现的不够明显。对,他忘记了,此刻殿内除了司马恩没有别人,要下次有这样的奏章他就要对着多些人去说。

    “也罢,明日还有大朝,这是他自己上的折子,看看百官有什么意见。”

    司马恩心里暗暗想着,要说百官恐怕还不如他呢,亲贵犯错这种可大可小的事,全凭皇帝心意,要是说错了,板子就要打到自己身上。

    果然,第二天再大朝上刚提出来,就有一多半大臣保持沉默,少数几个说念及秦王遇匪贼惊慌未去,还是不要责罚。还有几个念及年纪尚晓,还说要多罚抄组训律法就够了。

    赵禛任他们吵哄哄的乱说,最后还是把司马恩搬出来,还是之前那句“动辄得咎”这事也算了了。

    这事传到后宫倒有另一番意味。

    齐国公主赵馥儿正眉飞色舞的讲述着,她的宗祐哥哥如何用*屏蔽的关键字*阵大破山贼的英勇事迹。

    “今天刚得的消息,宗祐哥哥还去了查州府的库银了。宗祐哥哥真的神了,那可比话本里的锄强扶弱的故事有趣多了。”

    高蕤怀着戏谑的眼神看着赵馥儿,虽然是公主,但到底还是个十岁的孩子。

    “你这样高兴,他看见一定很得意。”

    “我也知道他的得意的样子,但很少有这样的时候,要是宗祐哥哥能常常高兴就好了。可他现在离我太远了,我写的信恐怕还没能给他。”

    赵馥儿眼看着要哭了,高蕤连忙将她抱在怀里安慰。他们三个几乎是同时在宫里长大的。

    还记得六岁她入宫的时候,第一眼就看见还只有四岁的赵馥儿,她被乳母抱着一脸好奇的盯着高蕤看。等赵属从门外进来,赵馥儿立即就闹着要他来抱。

    那时候她还是没有被皇后改名的高蕊。他才十岁,还是没有爵位的赵宗祐。

    “蕊儿姐姐,我想宗祐哥哥了。”

    “想他什么呢?”

    “想宗祐哥哥给我讲故事,想姐姐帮我从哥哥哪里骗些小玩意来,想和他说点什么话。”

    小公主从小心肠软,加上亲人不多,也就和她还有赵属亲近一些。从前赵属爱逗她,惹她,被捉弄了也不生气,只要宗祐哥哥给他讲故事。

    如今这宫里每人敢提的人,只有赵馥儿私下里还想着他。

    赵馥儿的话无疑是勾起了高蕤的失落,她也有兄弟姐妹,但从来没有这样的情分。

    高蕤和馥儿不同,她从小就学着听话,从小就被母亲教着看人脸色。尤其是入宫以后。

    赵属平时待人温和,也当她是妹妹看,只要她语气里稍微有点生气的意思,赵属就会拿些小玩意来哄她。

    高蕤从小没有兄长,有的只是父母时刻提醒的教养,入宫以后则是皇后姑姑的严厉,还有看不见也绝不能触碰的壁垒。

    前些时候她第一次听说赵属险些遇难,又被山贼*屏蔽的关键字*到山上的时候几乎要吓死。她那几天心里十分憋闷,想哭还哭不出来,夜里却又辗转着睡不着。知道最后得到赵属没事的确切消息,她才稍微平静一些。

    从那几天后,高蕤知道了,宫中最担心赵属的,其实不是她或者赵馥儿,而是皇后。

    当初豫王诞生的夜里,所有人脸上都带着笑容。皇上夜里得知生产,更是赶忙去陪刘美人直到后半夜。

    高蕤那天也在,似乎是怀着凑热闹的心情,这些年来皇上子嗣单薄,如今新来的刘美人给宫中带来新的生命,无论如何都是让人高兴的。

    所有人都知道,皇上多年来非常渴望能有个儿子,当接产的姑姑将这个消息传出来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愣住了。

    头一次,皇上表现得如此欣喜若狂,还是皇后反应快些,立即让人多准备些赏赐。

    皇上就立即给孩子赐名,又招来翰林院知制诰,第二天就封了豫王,并一同册封刘美人为刘贤妃。出生的前三个月,皇上天天都要去看。

    刘娴妃十分紧张这个孩子,虽然皇后也是每日去探望,但每一次刘美人都将他抱在怀里。

    可皇后对此没有一丝的介意,她的仪态从来都是最好的,无论何时去看她都如菩萨一般。

    待到十一月里赵属在宜州发生的事情传到后宫中的时候,皇后一反平日的淡然,头一次整夜不睡,在宗庙内跪了一晚。

    皇上得到消息正在刘娴妃宫中,但他几乎没有做任何表示,只是继续抱着豫王逗弄。

    宫中明眼的人似乎都清楚,赵属这次是真的失宠了。

    十二月过半,天气一点点变冷。

    高蕤顶着寒风正要出宫,忽然几个黄门好像有急事一般,手中搬着好些东西往后宫中去。高蕤知道方向,那是往刘娴妃宫里的。

    自从有了豫王,刘娴妃就增加了月俸,皇上又从大内给添了一笔,几乎每天都有东西往刘娴妃宫里送。

    高蕤已经见怪不怪了,也没怎理会,继续往前走,倒是她前面的高芊儿盯着看了好久。

    “那是宫外新款式的漆器,一定花了不少钱才买到的。”

    高芊儿一脸艳羡的神情,好半天才恋恋不舍的离开,高蕤这又继续跟上,却因此到没来及注意皇上的銮驾驾临。

    “大胆,御驾在前,你们怎敢不跪!”

    “参见陛下。”俩人匆忙下跪,皇上的銮驾却没就此离开。

    “原来是你们,要去哪里?”

    “回禀陛下,正要出宫。”回答的正是高芊儿。

    “蕤儿呢?”赵禛好像并不在意芊儿的回答,只问高蕤。

    高蕤一时没察觉到这是问她的,四周忽然变得十分安静,空气中忽然有些冷冽。她终于鼓起勇气开口:“自然是和姐姐一起。”

    “抬起头来。”

    高蕤抿紧嘴唇,有些紧张,也有些别扭。她正跪着,抬头直视前方,大约可以看到黄门的腰带,还有銮驾边装饰的穗子。

    “倒是长大了不少。都起来罢,天冷,快些回去。”

    高蕤急忙起身,正好和銮驾错身,一枚香囊从銮驾边滑落,留在她脚边。

    她抬头去看高芊儿,她却好像十分生气一般的盯着高蕤看了半响,又低头去看那枚香囊,自顾自的说着:“该捡起来罢,掉在地上像什么样子。”

    高芊儿说完,也不管什么,直接转身就走。

    高蕤是绝不想去捡的,只是不敢轻易走开,正在为难的时候一个小黄门从她身后跑来。

    “劳烦两位姑娘了,方才是陛下掉了香囊,可是被姑娘捡到了?”

    “可是这枚?”高蕤见状,立即指着香囊。

    “可算还在这,多谢姑娘了。”

    高蕤急忙跑两步追上高芊儿,她们继续向前走着,谁也没说话。

    高蕤只觉得心里松了一口气,她心里清楚,这是皇上的试探,如果她捡起来了,应该是不会有小黄门过来寻的。

    若是她捡起来又总不好派人去送,所以应当是她自己,可又是怎样的时机好呢?

    如此私相授受,若是传到皇后耳朵里恐怕又是另一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