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河小说网 > 新安郡王见闻录 > 第三十二章 亲事端倪

第三十二章 亲事端倪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四月芳菲,芍药与牡丹竞相绽放,争奇斗艳,堂皇富丽,香飘长安城。转眼间,丽人们鸦发堆叠的鬓边就插戴起了色彩缤纷的牡丹或芍药,平添几分好颜色,越发妍丽妩媚。轻薄的春衫也换成了轻纱夏衫,半臂披帛,裙裾飞扬,更显婀娜多姿。

    李徽捧着白玉盘,徐徐穿过弘文馆前。白玉盘中盛满新剪下来的牡丹芍药,花瓣上犹自滚动着水珠,似坠非坠,鲜艳动人。他隐约听见里头李泰的大笑之声,忽地停下步子,对前头拿着花剪的长宁郡主道:“悦娘,弘文馆阶前的芍药生得好,不如去剪几朵?”

    “真的?阿兄,我们去瞧瞧。”长宁郡主今日剪花的兴致极高,已经辣手摧了许多花,自然不愿意放过弘文馆。她笑嘻嘻地走在前头,果然在馆舍阶前发现数从芍药,开得极盛。于是,她回首冲着李徽粲然一笑,继续剪花。

    馆舍内,隐约能听见李泰评书论画的声音,断断续续,听得并不算清楚。然而,不过是寥寥几句,却引来诸多人纷纷附和称赞。李徽想起这些时日以来,自家阿爷的兴致莫名高昂,成日里早出晚归,心里不禁轻轻一叹。

    大世父一家回到长安后,并不得祖父祖母欢喜。侍疾的大世母与堂兄日日入宫,大世父却几乎足不出户。京中众高官世族也仿佛将他遗忘,没有任何人提起这位废太子。两厢对比,阿爷自觉过得十分惬意,顿时郁色尽去。如今他在弘文馆中如鱼得水,成日兴高采烈,应当算是件好事。不过,令他觉得担忧的是,过不得几日,大概连弘文馆的诗赋唱和、书画评鉴也已经无法令阿爷满足了。

    需要如何做方能让阿爷知晓,如今早已并非从前,绝不是他能频频举行文会,结交士子、博取盛名的时候。在太子叔父心中,只有安安静静、满足现状的兄长,才是他能容忍的好兄长。否则,他此刻的所作所为,与当年夺嫡之时有何区别?

    “阿兄,玉盘都盛不下了。”长宁郡主小心翼翼地将最后一朵芍药放在花堆之上,“咱们这便回立政殿去,给祖母挑花簪戴罢!世母姑母们、姊姊妹妹们也都能挑。阿兄想不想簪一朵戴戴?我觉得,阿兄戴着一定很好看!”

    “你戴着才漂亮。”李徽挑出两朵单瓣芍药,给她簪在双丫髻上。小家伙抿了抿菱唇,拢了拢鬓角,笑得越发灿烂,牵着他的手便往回走。

    兄妹二人回到立政殿之后,便将满满一盘花献给了秦皇后。秦皇后看着鲜妍的花朵,难得露出了笑意:“悦娘,阿徽,替祖母选两朵花簪戴如何?”

    长宁公主挑了一朵火红的重瓣牡丹,李徽便斟酌着挑了一朵稍小些的茜红重瓣芍药。杜氏与阎氏亲自给秦皇后簪戴起来,不仅一大一小很是相称,鲜红而又生机勃勃的花朵还衬得她蜡黄的脸色更多了几分血气,瞧着竟像是病情缓和了许多。

    宫婢将铜镜挪了过来,秦皇后对镜细看,微微一笑:“我虽是老妇,但也取了两朵花一二颜色,瞧着倒是不错。看来日后可得多簪戴簪戴这些鲜花才是。说起来,悦娘与阿徽剪了这么多花,我一人也戴不完,你们都挑着戴上,让我好生瞧一瞧。”

    说着,她便笑吟吟地看晚辈们笑容晏晏地挑着花朵:苏氏挑了樱桃色的重瓣芍药,阎氏挑了石榴色的单瓣牡丹,杜氏挑了海棠色的重瓣牡丹,临川公主挑了朵浅黄色的重瓣芍药,安兴公主挑了朵与牡丹一般无二的火红芍药,清河公主随意簪了朵墨紫牡丹。孙辈们则更加随意,顺手取了一朵戴上便罢了。

    秦皇后环视着她们,满意地微微颔首,又将在场唯二的孙子——李厥与李徽唤到跟前,亲自替他们各簪了一朵单瓣芍药。男子簪花多用鲜妍小花,瞧着既风流又无太浓重的脂粉气,很是相衬。两位郎君簪得花朵之后,果然得到长辈同辈的一致赞誉,秦皇后挑花的眼光自然亦是称赞的重中之重。

    秦皇后握着孙儿们的手,忽然对苏氏道:“阿厥今年也有二十二岁了罢?在黔州时没有合适的女子,所以一直不曾成婚?”李厥在堂兄弟们中间排行第四,原本他还有一位庶兄,身体一直十分孱弱,夺嫡那几年间便去世了。如今他是李嵩唯一的儿子,却一直未曾成婚,自然令秦皇后有些挂念。

    苏氏无奈一笑,回道:“他十五六岁时曾订过亲,对方是黔州小官之女。后来那一家升了官,即将迁转去别处,舍不得女儿远嫁,便将婚事作罢了。”她性情婉约,字里行间并未提对方的任何不是之处,但在场之人又如何听不出来,分明是对方悔婚了。“舍不得”这样的理由,又能瞒得住多少人的眼睛?

    清河公主听罢,禁不住怒道:“咱们李家的儿郎,岂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轻视的?阿娘,咱们可一定要给阿厥选个好千倍万倍的娘子!让那个短视的人家日日后悔去。”

    秦皇后略作沉吟,对杜氏道:“阿杜,你帮阿苏斟酌一二,从京中选出合适的小娘子,适配阿厥。趋炎附势之辈,不作亲家也罢,只选家世出身皆不错的好女子便可。待到阿厥成婚的时候,我会请圣人降恩,也不会委屈了好人家的小娘子。”如此,便是要给李厥封爵的意思了。

    清河公主立即脆声笑了起来,挽着临川公主道:“这样的喜事,怎么能少了我们?阿嫂们若不嫌弃,我们也帮着参详一二如何?”

    苏氏忙谢过杜氏与两位小姑。安兴公主娥眉挑起,掩住眼中的轻讽之色;阎氏则若有所思地看向李徽,看得新安郡王有些茫然地抬起了眼。

    秦皇后并未忽略阎氏的神色,也仔细地打量着李徽:“说来,阿徽虚岁也已经十四了。当年你阿爷在你这样的年纪,便已经娶了你母亲。阿阎,如今你们怎么一点也不急?在均州时,你们可曾给阿徽定下婚事?可曾给阿徽相看了王妃?”

    李徽立即摇首。前世自家阿爷从来不管这种小事,而且新君继位不久便去世了;母亲倒是替他寻了几位均州当地的小世族之女,可惜都不堪为配。最终,他的王妃是未来的皇帝陛下赐下的,与他一样满怀不甘不愿,千里迢迢远嫁而来,终成一对怨偶。

    阎氏立即接道:“先前在均州时,阿徽尚是一团孩子气,儿便觉得给他说亲事有些为时尚早。而且,阿欣亦是十五岁方成婚,他也不必太着急。不过,如今身在长安,确实是相看小娘子的好时候。少不得,还须得阿家、弟妹与小姑们帮着瞧一瞧了。”

    秦皇后望了她一眼:“阿徽年纪尚幼,确实不必太过着急。阿阎,你回去后先仔细斟酌罢。待阿苏阿杜她们几个忙完阿厥的婚事,再来帮你相看阿徽的亲事。此外,阿苏,茜娘已经十三,也该为她考虑一二了。”对于李茜娘而言,嫁在长安便意味着不必回黔州,自然是她最好的归宿。

    苏氏听出她的言下之意,轻轻点头:“阿家放心,儿省得。”

    阎氏亦明白秦皇后并不欲插手李徽的婚事,便是默许她给阎家的小娘子一个当郡王妃的机会。然而,她却并不需要这样的机会,更不会再一次给阎家为了利益舍弃家人的机会。她看向李徽,淡淡地笑起来:“阿家放心,儿明白。阿嫂相看媳妇的时候,可否容我也去凑一凑热闹?趁着机会,正好看看各家的小娘子们。”

    李徽看了一眼双颊微红的堂兄李厥,正想着自己是否太淡定了些,便听自家母亲道:“到时候,我将阿徽也带过去看看。既然是他选媳妇,当然须得他自己取中了才可。”又听苏氏道:“确实该如此,阿厥也该在场才是。他们堂兄弟二人一起去,也不至于太过突兀。”

    在长辈们意味深长的笑声中,李厥略显苍白的面容上已经染满了红晕,李徽则不知这个年纪的少年郎该作何反应是好,只得作毫不在意状。殊不知,两人这样迥异的反应,也坐实了他根本还未开窍,连知好色慕少艾亦是浑然不觉。

    阎氏瞧着他,笑得弯了眼。

    长宁郡主眨了眨眼,忽然道:“儿也要去相看阿嫂,替兄长好好看一看。”

    杜氏禁不住轻嗔,伸出纤纤食指戳了戳她的额头:“你呀,凑什么热闹?”

    “这种热闹,为何不能凑?”长宁郡主觉得不满,轻轻哼了一声,拉着李徽认真地问,“阿兄,我替你选阿嫂如何?”

    “好!”李徽毫不犹豫地回答。他对自己的王妃没有任何想法,母亲满意当然最为重要——能让小堂妹也欢喜,日后与兄弟姊妹往来时便可融洽和乐,自然更不错。

    闻言,一群王妃公主笑得越发欢畅了。见众人笑不能抑,大有调侃他们兄妹二人的意思,李徽索性便对秦皇后道:“祖母,孙儿带着悦娘去街上走一走,去去就回。”待秦皇后含笑答应后,他便迫不及待地带着长宁郡主出去了。而他们身后,再度传来一阵欢笑之声。

    堂兄妹两个来到宫门前后,面面相觑,一时也不知该去何处游玩是好。思索半晌,李徽低声道:“你听完平灭逆贼的传奇之后,不是一直对我的好友王子献很好奇么?他如今正在国子学中读书,我带你去会一会他如何?”

    长宁郡主立即连连点头,兴奋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