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河小说网 > 昏君自救记 > 第103章 正德帝3

第103章 正德帝3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通河小说网 www.tonghe230.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朱厚照将承恩公府给推了出来,朝臣们在试探了皇帝的心思之后,猛烈地向张家开火了。

    在孝宗皇帝的撑腰下,张家兄弟就没一个干好事儿的,坏到了肚子里流脓的地步了。

    只要皇帝下旨严查,这些御史言官们就能将他们三岁时欺负学里幼童之事拿出来说事儿,可见这些人的节操。

    既然确有其事,那就着大理寺,刑部,锦衣卫三方联合查查也好。

    反正太后娘娘也说了,让自己看着办了,自己就看着办好了,若是没了娘家,太后娘娘还能嚣张的起来?

    朱厚照带着几分恶意地想到,不过这外戚么,自然也是不能一下就解决了的,总要废物利用才行。

    所谓的“八虎”中竟然真的有和张家往来密切的,也难怪,太后的娘家,多多巴结一二,总有好处。

    这位接了皇帝陛下的暗示,去找张家人接头去了,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大明正德年间的第一场风暴,马上就要刮起来了。

    张氏兄弟能屹立这些年不倒,除了有够硬的后台之外,也不能否定这兄弟俩的钻营能力。

    所谓的朋友遍布京都也不是说说的,很快,几位最先弹劾张氏兄弟的言官们就首先倒霉了,而且还是从内部被人给瓦解了。

    言官们互相看不顺眼,彼此之间弹劾,真是好戏一场。

    朱厚照瞧的挺乐呵的,不过这张氏兄弟的问题,自然还是要继续查下去的,总归就算是走走过场,也要给天下人一个交代,不是吗?

    否则,何以堵住这悠悠众口呢?

    这话虽然听上去好听,可是张氏总觉得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她辅佐丈夫这么多年,最起码的政治敏感度还是有的。

    不过她并不觉得如今的皇帝能有这样的能耐,所以这才是让张氏觉得纠结的地方。

    若真是皇帝要整垮张家,自己有一套应对方案,若是朝臣,自然就要分情况了。

    现在整个朝堂简直就是一团乱麻,即便张太后也算是身处其中,一直在关注着这些,可还是有些闹不清楚怎么一下子就乱成了这样子了

    皇帝与女色上生冷不忌,可是对于皇后夏氏却是冷冷淡淡的,张太后也弄不懂到底夏氏哪儿不好了,博取不了皇帝的欢心,按理来说,这么个美人儿在侧,按着皇帝之前的德行,早就扑上去了,不是吗

    自己亲自挑选的儿媳妇,入不了皇帝的眼,想想也是心塞。

    至于另外的两个狐媚子,张太后自然是看不上眼的,可是现在的皇帝朱厚照,似乎是继承了父亲的良好品质,后宫之中的女人甚至比他父亲还少,加上皇后,也只有三个。

    不能从儿媳这里入手,她还跑来和自己要宫权,张太后的心情一下子糟糕的不能再糟糕了。

    外加上娘家的这么一摊子事儿,简直就让人崩溃,抓狂。

    歇斯底里的太后一下子没了当皇后时的气度和从容,让宫人们特别地不习惯。

    简直心塞,到底要怎么样呢?

    皇帝继位之后,太后就觉得自家哪儿都不顺,现在更不顺了,发了一通脾气之后,她的心情虽然好了一些,可也仅仅是一些而已。

    太后在后宫的情况朱厚照自然是心知肚明的,不过他也没上赶着去找虐的打算,听说夏氏去太后宫里了,朱厚照也只是微微一笑,这女人,蠢的够直白。

    至于夏氏的下场,朱厚照才懒得管呢。

    要说来,夏氏当初劝阻皇帝,倒也是一番好意,可是落在朱厚照的耳朵里,就不是滋味儿了。

    现在的夏氏还是弄不明白皇帝为何不喜欢自己,只能四处地钻营,希望能找到一条通关之路。

    身为母亲的太后张氏显然就是个很好的攻略人物,身为亲生母子,太后若是喜欢自己,皇帝总会有所改善的,不是吗?

    要说她这般想也没错,可惜了。

    在太后哪儿受了气,连眼眶都不能红,夏氏回了自己宫中,据说连晚膳都没吃。

    能有个比自己更倒霉的,朱厚照觉得心情舒服了一些。

    这种变态心理真是不知道算什么!

    关于承恩公府的事情总算是有个大框架出来了,张氏兄弟的“光辉业绩”甚多,甚至因为张氏之故,这俩兄弟一点儿遮掩都没有。

    被皇帝派下去的人一抓一个准,尤其是锦衣卫,他们的危机感最重,而且是直接隶属皇帝的,所以做事毫无顾忌,也最为卖力。

    至于大理寺和刑部,更多的是走过场的感觉,拿不定皇帝的心思,揣摩不准朝中大佬的态度,大家谨慎一点,没问题。

    触目惊心的几页纸张,朱厚照难得的产生了一点儿爱民之心,觉得张氏兄弟真是千刀万剐都不足以解恨。

    真是遗憾啊,他们显然是不会遭受那般酷刑的。

    到底是该流放好呢?还是流放好呢?还是流放好呢?

    岭南之地?北寒之地?总归有一处是能让他们喜欢的。

    现在就等着朝臣们和张家狗咬狗吧,自己想掌控几个自己人,这些人不腾位置,能怎么办?

    如今的杨廷和似乎已经攀上了某些大佬了,他再不动作,只怕是将来,还是要受杨廷和的摆布呢。

    朱厚照人生中最恨的就是这位杨廷和了,誉满天下的宰辅大人啊!

    而且他还有个好儿子,可是自己呢?别说是儿子了,就是闺女也没见一个,能不心塞吗?

    朱厚照觉得,自己有必要让夏氏诞下嫡长子了,虽然夏氏不受自己待见,可是自己真的需要一个孩子,嫡长子。

    到时候抱过来自己养着就行了呗。

    想好了之后,他也懒得迂回,直接行动就是了。

    夏氏还以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动了皇帝,让他回心转意了呢,殊不知,朱厚照只是想借她的肚子一用而已。

    女人就是这么悲哀,不过她不知情,一副心甘情愿之态。

    当然,并不是现在,总要再等等,再等等。

    朝堂上吵的不可开交,三位宰辅大人的表情煞是好看,皇帝一副虚心请教的模样,可是涉及到太后的母家,大家还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这就是自己颇有风骨的臣子啊!

    朱厚照的表情有些微妙地叹道。

    “几位爱卿,都是国之重臣,皇父当日将朕,将这大明江山托付给了几位,现在,谁能告诉朕,到底该如何?”

    “……”

    大家的动容的表情让朱厚照觉得更加地恶心了,你们不是要联合告老逼朕吗?

    这一世,朕就不给你们这机会,绝对不会让你们一副“忠贞良臣”的态度离开这朝堂,既然都是一摊烂泥,大家一起臭,一起烂才好呢,是不是?

    朱厚照继位之后不到半年,先皇留下的三位辅佐大臣就集体递了折子告老,这是几个意思?

    说明了什么问题?

    朝野间议论纷纷,都说是因为帝不明不贤,让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大人心灰意冷,所以才会选择集体告老还乡。

    甚至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老,曾经的朱厚照没啥经验,可玩不过这些老东西,一再地诚恳挽留,让他们白白地得了一个好名声。

    至于现在吗?

    朝堂上就是个烂摊子,皇帝也摆明了是个励精图治的态度,难道几位不应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吗?

    难道说大行皇帝的托付在你们的眼里就不值得一提吗?

    虽然没有实质上的伤害,可是朱厚照还是觉得心情愉快地不得了,这就足够了,当了女表子还想立牌坊?想得美呢!

    朕不好过,你们也别想好过,等朕手头上有人手之后,你们就直接地滚蛋吧,爱去哪儿随便!

    正德二年,颇受世人瞩目的张氏一案,终于迎来了最后的审判。

    太后娘娘也早就没了之前的那股子傲气,对着便宜儿子好话说尽,然并卵!

    只要提及张氏一案,朱厚照要么是转移话题,要么就是跪倒在地,一声不吭。

    任由张太后跟一拳打到棉花上一般,无力透顶!

    现在的张氏若是还不明白皇帝的心意的话,她这个太后还真是别做了。

    甚至为了娘家,张太后还老泪纵横了一回,对着儿子叙起了母子情分。

    朱厚照虽然也是感动的泪流满面,觉得母后为了自己,付出了极大的心力,将自己抚养长大,殊为不易!

    可惜的是,舅舅一家人真是的是犯下了不可饶恕之过,朕忍着千刀万剐之痛才让人从严处理的。

    母后,您别伤心,您还有儿子呢!咱们是一家人啊!

    这些话,恶心的可不只是朱厚照一个人,还有张太后,更何况,张太后更甚!

    她扭曲的表情让朱厚照觉得特别地爽,要的就是这种虐啊!让你也尝尝!

    已经变态了的朱厚照啊!简直不可理喻。

    苏轼流放岭南时曾经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这种好地方,怎么能不让张氏一族人去领略一番呢?

    南国风光,和大气朗阔的北方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到了最后,朱厚照顶住了朝臣的压力,硬生生地将死刑弄成了流放。

    赶尽杀绝什么的,简直是太血腥了,朕不忍直视,不能让母后伤心啊!

    所以呢,背了黑锅的朝臣们还能说什么?

    皇帝和太后感情深厚,母子天伦,为张氏求个情么,也不好说什么。

    三位宰辅大人真是没想到,皇帝到了最后,竟然轻飘飘地放过了张氏,这和之前的大张旗鼓简直就是虎头蛇尾啊。

    三位的眼里现过忧色,谁能想到,才十八岁的少年人,成长的如此之快呢?

    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又能如何?

    皇帝对于这些人,简直要恨死了,他才不会留情呢,死了一了百了多不好,活着才受罪呢。

    流放之后,还有岭南之地呢,哪里才是好地方,让北方人去潮湿的南方住上半年,看你习惯不习惯?

    更何况是养尊处优的张氏一家人呢。

    虽然太后已经极力地为他们打点了,可是架不住有个猪队友的朱厚照啊。

    朱厚照是绝对不会让张家人有好日子过的,咱们拭目以待。

    两年时间,和朝臣们各种折腾,各种斗法之外,朱厚照总算是有了一批秘密的人手,这次是真的有了自己人,是独立于宦官,文武官员之外的秘密人手。

    这让他心情好了很多,而且马上就要出孝了,很多东西都能大肆地折腾了。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谓之孝!”

    圣人之言啊,自己也算是大孝子了,朱厚照想到后宫中憔悴的太后张氏,满意地笑了。

    反正太后的身体康健,长寿之人,这种小挫折肯定不会为她带来什么大伤害的是不是?

    至于浣衣局死了个使女之事,朱厚照沉默了许久,下了密令,让人厚葬就是了。

    虽然生了自己,可是架不住没有脑子啊,一副好牌,弄成了今天的这幅局面,真是不知道该吐槽什么了。

    尽管是自己的生母,可是黑了心肝儿,烂了肠肚的朱厚照并没有表现出孝顺之意来。

    他死了,肯定就是个下十八层地狱的货色!

    朱厚照自嘲道。

    不过随便吧,老子不在乎!

    朱厚照尽管嘴上说着不在乎,可是不管衣服饰品,还是吃喝,似乎都素了一阵子。

    其他人莫名其妙,只是太后眼明心亮知道他的意思,只觉得心里堵得慌!

    不是亲生的,果然养不熟。老话在理啊!要不是自己的亲儿子没养活,怎么可能便宜了这个白眼狼呢?

    她的愤恨无人得知,娘家倒了,太后病了也在情理之中,皇帝正好茹素为太后祈福,博得了一个孝顺的好名声,将太后给利用了个彻底。

    张太后听闻之后,气的病立马就好了。

    流言又出来了,因为陛下心诚,所以太后的病也好的快!

    还能不能好好儿玩耍了?太后这次,倒是真的病了,不过再也没有任何的流言出来了。

    宫廷内外,平静地似乎什么都没发生一般,张氏这个时候才惊觉,原来自己的便宜儿子已经不知不觉间将整个后宫牢牢地掌控在了自己手中。

    枉她还以为这后宫的一亩三分地是自己的呢,现在看来,徒增可笑!

    太后的病,时好时不好的,总归让朱厚照给利用了个遍,也不枉费他和张氏一场母子情分了。

    至于皇后,现在和太后的关系也很微妙,夏氏落了个里外不是人的局面。

    蠢女人!

    朱厚照毫不留情地吐槽道。

    自从他发现自己能有个交流的地方之后,毫不犹豫地化身话唠,不停地对着系统吐槽。

    让系统也是心力交瘁,它想安静会儿,行吗?

    朝堂上仍旧是烂泥一团,不过皇帝已经将户部牢牢地掌控在了自己手中。

    现在半个吏部也是皇帝的了,至于刑部,有了锦衣卫,皇帝表示,要不要的随便。

    等到朕彻底掌控了吏部之后,天下官员还是朕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从弘治十八年开始就陷入纷乱的朝堂,终于在正德二年,看上去有些不同了。

    大体上虽然还乱着,不过分开了两派就是了。

    武将势弱,有个主战派的皇帝,他们自然是要落在皇帝这一方的,至于文臣,分裂成了两派,李东阳领衔的几位就结结实实地站在了皇帝这一方。

    李东阳为人本身就圆滑一些,他也不厌恶宦官,能和阉宦们保持良好的私人关系,不像另外两人,自诩方正文人,绝对不会和宦官同流合污的。

    所以对于李东阳的选择,大家鄙夷的居多。

    早就知道李东阳是个识时务者,不过朱厚照还是挺高兴的,自己身后有了大佬支持了。

    真是不容易啊,不容易!

    能有大佬支持,说明他这两年多的努力没有白费!

    十八岁的皇帝,有着少年人的朝气,又似乎是一滩不见底的深水,让人摸不清底细。

    真不愧是孝宗皇帝手把手教出来的啊!

    两年多下来,朱厚照总算是刷了个好名声,将自己往日里恶劣之名改了个一干二净。

    就算是他在宫中建造的集市,都让人给夸出了一朵花儿来。

    因为宫中集市是百分百还原了京都的集市,所以皇帝能从这里就直接地了解民生,物价,一目了然!

    总归皇帝一切所为都是英明神武的,都是对的,都是天佑大明!

    有了脑残粉的皇帝陛下让人不知道该吐槽什么。

    开恩科,加上正儿八经的科举,现在的朝堂上已经有一批年轻人了,这些人,都是所谓的天子门生,都是皇帝的脑残粉。

    皇帝说什么都是对的。

    若是有什么不对,请参考第一条!

    对于这种极端的个人崇拜,老臣们特别不理解,不过也没法子,不理解能如何?

    有越来越多的少年人加入到了皇帝脑残粉的行列之中……

    这种情况明知道不正常,可是呢,大家无力阻止,皇帝的个人魅力就是他们这些没脸没皮之人都觉得是越来越无力阻挡了,更何况是涉世不深的年轻人呢?

    一个身处高位的皇帝陛下,一点架子都没有,能和这些少年人打成一片,怎么可能会不吸引人呢?

    而且越是和皇帝接触,越是发现这位深不可测,学识渊博的简直就比浸、淫几十年的老儒们都可怕,年轻人如何不崇拜。

    几次文会交流下来,民间就自动自发地组织了一个所谓的皇帝丰功伟绩的传播会,吸引更多人加入他们,而且制度特别严苛,不是人才不要,长的不好看不要,没有特长不要,书呆子不要。

    这也不要,那也不要的,高高在上的意味很明显,可问题是,少年人还是以进入这个组织为傲。

    让他们的父兄长辈们简直要吐血了,他们在朝堂上和皇帝斗智斗勇,可是回到家里呢?

    子弟背后来个会心一击,这日子还要怎么过?皇帝你要不要这般凶残,给大家留个活路行吗?

    涉及到了自家孩子,大家怎么瞧怎么顺眼,和皇帝勾心斗角时,总觉得下不了狠手是为什么?

    真是太糟心了,日子还怎么过啊?

    而且这种情况不止是一家,几乎囊括了整个京官,现如今,人人都能看的明白皇帝是在做什么,可是大势已成,大家无力阻止啊!

    裹挟大势,朱厚照觉得自己终于能舒口气了,这几年下来,时时地绷紧了神经,他也累啊!

    喜好享乐的皇帝陛下是绝对不会委屈自己的,立即地豹房组织了一个庞大的宴会,宴请他的米分丝们。

    这个消息传出来之后,京城欢喜的跟过年似的,甚至有不少的二愣子还真的去买了礼炮来放,闹的乌烟瘴气的,你还真不能吐槽什么。

    陛下你这般任性,大明帝国的将来可怎么办呢?

    言官的这份折子压根儿就没机会递出去……

    豹房尽管又一次地建立了起来,不过这里如今还真不是自己的享乐场所。

    朱厚照感慨莫名,做一个明君真累,不过成就感爆棚。

    皇帝和自己的脑残粉的聚会,听说天上的,地上的,水里的,海外的,总之,有的没的,都让皇帝给弄了出来,让一辈子可能困在京城,自诩见多识广的土包子们开了一次眼界,见识了一下。

    这下子,大家对于皇帝的崇拜更甚,真不愧是陛下这种无脑之言都说了出来。

    而且据说皇帝陛下和人单挑比武,直接碾压。

    文武双全的皇帝陛下,让少年人双眼发亮,再也说不出鄙夷武将的话语来了。

    回到家里之后的少年们,觉得要跟上陛下的脚步,自己也要更加地强大起来才行,闹着要学武是几个意思?

    咱们是文官世家,是读书人啊,和那些莽夫学习舞枪弄棒,到底是为什么呢?

    可惜,很多事情是无法阻止的,习武成风。

    不管如何,也算是加强了大民百姓的身体素质,朱厚照成就感爆棚。

    这样的皇帝,一言一行都能引起数万人,数十万人的跟随,膜拜,才是自己的最终目的。

    至于现在,他距此还有些距离,虽然不至于轻飘飘,可是朱厚照还是略微地有些忘形。

    朝堂上逮着陛下的失误,狠狠地让他吃了个不大不小的亏,这下子,皇帝总算是清醒过来了。

    看来,他还是嫩啊!

    朱厚照狠狠地唾弃了自己一番之后,竟然不恼,养气功夫到家了。

    李东阳有些欣慰地想道。

    对,这是李东阳的手笔。

    至于皇帝知道不知道,李东阳并不在乎,说了他是个圆滑之人,虽然不至于留下把柄,可是通过蛛丝马迹,朱厚照还是能发现一二的。

    也许这是李东阳留给皇帝的考验,不过目前么,大家合作愉快。

    正德三年末,宫中传来了久违的喜讯,皇后娘娘有了身孕。

    朝野一片称贺之声,大明帝国终于迎来了继承人了。

    呃,月份小,大家怎么知道是皇子的?

    朱厚照觉得想不明白,不过他也知道,夏氏肚子里真的是个男孩儿,这是自己的血脉。

    那种感觉很不一样,朱厚照觉得他对于孩子没有什么偏执,有就有,没有也无所谓,反正这大明帝国不是自己的。

    可是现在,似乎真的不一样了。

    皇后三年有孕,比起当年的太后,简直不要太幸福,太后盯着夏氏的肚子,表情那叫一个微妙。

    夏氏只觉得怪怪的,毛骨悚然,她决定,怀孕期间还是少出来溜达,就留在自己宫里吧。

    夏氏的这一决定虽然能避免很多的麻烦,可是为她自己带来了很多的麻烦。

    朱厚照没有插手,夏氏就自己将自己给玩死了,胎儿太大,保大还是保小?

    这在皇家显然不是个问题,就算是皇后也不例外。

    帝后的选择出奇的一致,保小!

    到了最后,皇后娘娘难产,可是产下了大明皇室的第一对龙凤胎,不过闺女弱的跟个小猫崽似的。

    可惜偏偏这位长公主有个好命,长的和英明神武的陛下一模一样,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产子之后,勉强用虎狼之药撑到了第二天,皇后撒手人寰,宾天了。

    她用虎狼之药延续自己的性命,为的就是不让自己的孩子背上克母之名。

    这个消息朱厚照也没有隐瞒,让听到之人皆是感叹莫名,母爱确实伟大!

    无数人因为这个存在感不高的皇后祈福,感动莫名,不过还是无法挽留皇后娘娘的性命。

    随着初升的旭日,皇后娘娘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为朱厚照留下了一对龙凤胎。

    朱厚照怀里抱着自己的孩子,觉得很神奇,儿子像孝宗,女儿像自己。

    小鬼头还真是会长,而且这个世界也真是神奇,尽管失母,可是显然,两位小贵人的一生是平安喜乐的。

    朱厚照将一双儿女安置在了乾清宫,自己亲自抚养。

    太后娘娘本想插手的,不过皇帝快人一步,已经将孩子安置到了乾清宫,太后便沉默了。

    显然,皇帝已经表明了态度了,自己还是别去碰一鼻子灰了。

    有了继承人的朱厚照心情不错,大赦天下,施粥布药,修桥建路,简直就是好爹的典范。

    可惜,这位不像是孝宗皇帝一样,是个信佛念道的……

    朱厚照这一辈子的神佛就是他自己,他半点儿也不相信什么神佛,漫天神佛,没一个能靠得住的。

    不过这些话,他是绝对不会说出来就是了。

    抑佛压道,皇帝用具体的行动表明了这一切,寺庙僧侣在朱厚照当政期间,数量锐减,省心省事儿不少。

    出家人四大皆空?他们难道不吃喝拉撒?

    反正朱厚照是不相信的,所以他从不倚靠这些。

    有了孩子之后的皇帝陛下似乎仁慈了不少,朝臣们敏锐地发现了这种变化,看来当了奶爸之后,陛下终于彻底地蜕变成为了一个男人啊。

    朝臣们心中诡异的欣慰感不知道从何说起,不过也确实,这位就是大家伙儿看着成长起来的。

    朱厚照可不知道他们的感慨,他现在想的是,为何小孩子这么爱哭,这么能哭?

    小猫崽的公主殿下的哭声简直能将乾清宫给震塌了,瘦弱的身子骨儿里哪里来的那么大的能量呢?

    朱厚照没有见过婴儿,所以他特别好奇,系统也觉得这是个安利的好机会,给了他一大堆的育婴书籍。

    这位最近成天地沉溺在如何教导孩子上面,对于朝政,只要不过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了。

    也算是一个缓和,逼的太紧了并不是什么好事儿,一松一紧比较好。

    皇帝的这种做法,让李东阳特别欣慰,他不知道这只是朱厚照的心血来潮,误打误撞,只以为这是陛下手段炉火纯青的表现。

    朱厚照忙着当奶爸呢,朝臣们也乐的松口气儿,至于脑残粉们,这会儿也安静下来了。

    据说,等到皇子皇女周岁时,陛下有大动作,所以大家还是抓紧时间去修炼吧,可别弄的到时候没你份儿,那哭都找不到地界儿。

    这话说的,总感觉有些邪、教、组、织的味道,不过脑残粉们觉得挺好,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感到骄傲。

    中二期的少年人,无药可救,大家是明白的,对吧,对吧?

    不管如何,从正德三年开始,大明朝的一切都走上了一个正轨,朱厚照也不知道之前的那些内耗有没有必要,不过能让一切都顺利起来,他还是觉得挺好的。

    至于不安分的宗室,现在还不是收拾他们的时候,朱厚照让人密切地关注他们就是了,总有一天,自己要彻底收拾了这些人才行。

    现在的朱厚照,觉得自己能理解当初父亲的心态了。

    当爹之后,果然整个世界都不一样了。

    皇帝陛下转变的太快太彻底,大家一时之间还有些不适应他的画风。

    三不五时地就会抓狂一二,惹出了无数的笑话,朱厚照看戏也看的挺开心的。

    马上要进入纷纷扰扰的正德四年了,朱厚照这次还挺期待的,他想借着这个契机一下子肃清朝政,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成功!

    总归是要尝试尝试的,自己准备了四年之久,内忧外患,一下子都爆发出来了,江南,川蜀,鲁豫等地,皆有暴民造反。

    至于一直不安分的蒙古,这一年也出来个“能征善战”的小王子,铁骑南下劫掠大明城池,杀伤百姓无数。

    似乎一切的坏事儿都集中到了正德四年一般,饶是朱厚照觉得自己心大,可也耐不住地有些心焦。

    亚历山大!

    作为背锅侠的“八虎”现在终于有了资历和本事能被人称呼为“八虎”了,刘瑾作为司礼太监,日子过的不要太美妙。

    他们以为一切做的隐秘,皇帝应该,不,是绝对不会知道他们在各地盘剥之事的。

    至于其他的欺压良善,收受贿赂之类的,就算是有人弹劾,他们也能很快地扑灭,掩盖起来的。

    外加上皇帝真的需要他们和朝臣们对抗,刘瑾的胆子也一天天地大了起来。

    真是个不知死活的东西!

    朱厚照将这些秘密的折子搁置了起来,尽管刘瑾本身有才,也不完全就是奸佞之人,可是架不住眼界不高,又有一群猪队友啊!

    这样的人朱厚照表示,自己用的放心,一切都很好,就等着吧。

    他现在倒是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翻过正德三年,马上到正德四年了。

    正德四年不疾不徐地到来了,果然,一股子风雨飘摇的味道让人很多人不安起来。

    皇帝的态度暧昧不清,朝臣们有些摸不着头脑,从过年开始,就一股子阴云笼罩着大明,似乎是风雨欲来。

    可是大家不知道这雨要从哪儿下啊!

    江南暴民造反,当地政府镇压不力似乎就是个开头,糟心的事儿一件接着一件。

    鲁豫之地的暴民紧接着就来了,甚至威胁到了京畿地区。

    接着,川蜀地区也传来暴民造反的消息,至于当地官府,自然也是镇压不力的。

    江南,鲁豫,川蜀,此三地可不是一般的地方,这种地方毫无征兆地开始乱了起来,但凡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来不对劲儿来。

    除此之外,又传来了蒙古小王子率兵伏延绥塞外,轻骑抵新兴堡,诱副总兵候勋出而包围,参将周诚、指挥岳濂助援,亦被包围。在突围中互杀,斩小王子兵九十余人。小王子掠马匹解围而去。不久,小王子又入掠,围总兵吴江于陇州城,参将王勋来援,吴江获免的消息来。

    大家总觉得心惊胆战的,虽然说这一切都是无法掌控的,可也不能巧合成这样子吧?

    内忧外患,一下子大明朝风雨飘摇起来,前途晦暗不明。

    关于皇帝不贤不明,上天不满的流言蜚语朝野间传的纷纷扬扬。

    似乎再来一双龙凤胎也无法挽救皇帝陛下的名声了。

    前一阵子大家还一副“你好我好”的局面,这才多久呢?怎么大家就要亮刀子相见了呢?

    初入官场的新丁们自然是不明白这其中的关联的。

    老油子们看的清楚,可也忍不住地位陛下担忧心惊。这是密谋已久的。

    趁着皇帝放松之际,来个狠的,彻底地让皇帝消停下来。

    真是够狠,也不知道这到底是谁做出来的!

    左不过就是朝中的那几位大佬罢了。

    这个时候,皇帝的脑残粉们如同丧家犬一般地消停下来了,也算是一件喜大普奔之事。

    在朝堂上的朝臣们,看着皇帝的黑眼圈儿一天天地重了起来,看着他一天天地强撑,却一天天憔悴下去了,心情简直不要太美妙。

    一直憋着的那股子恶气终于呼了出去,终于顺畅了起来。

    不过皇帝的日子就越发地不顺畅了,皇帝陛下强撑的模样让很多人兴奋,满足。

    刘瑾等人总觉得哪儿不对,他们陪伴皇帝左右,自然是比朝臣们要更加地了解他。

    说的不好听,即便是垂死挣扎一下也行啊,可是这位呢?

    好似是鸵鸟一般,将头埋在沙子里,管它外面是否天崩地裂的模样和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人设大大地不符合啊!

    要说这察言观色,朝臣们还真是比不上天天伺候人的宦官们,刘瑾也算是个聪明人,本着最后疯狂一把就收手的目的,开始大肆敛财。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朱厚照笑了。

    小宫人恨不得自己立刻消失了,皇帝陛下,您的笑容太可怕了,求放过!

    这是小宫人的心里,不过皇帝陛下显然是不知道的,所以他笑的有多欢畅,小宫人的内心就有多崩溃。

    “朕知道了,继续盯着就是了,别打草惊蛇!”

    吩咐了一声之后,小宫人立刻低眉顺目地消失了,朱厚照总觉得他走的有些太快了些……

    刘瑾至死也没想到,自己一生“伟业”全部地葬送在了自己全力培养的小徒弟身上。

    小孩儿孝顺又乖巧,对于自己这个干爹忠心耿耿,最后甚至甘愿替死,怎么可能会背叛呢?

    这绝壁是无法相信的!

    这才是坑人的最高境界啊,皇帝陛下笑的有些渗人。

    不过那个时候,他的身边又换了下一批的“刘瑾”,继续前赴后继地重复着前任的伟业!

    至于朝堂上,几位宰辅大人诡异地保持沉默,任由皇帝处置朝臣,发兵平叛。

    就说么,哪里不对,哪里不对!

    原来三位宰辅都没有动静啊,李东阳李大人按理来说不能啊!可是为什么他要这般做呢?

    李东阳为何?为了和朝臣们保持一致啊,为了要看看皇帝陛下的真实本领啊。

    总归他能找出一大堆自己保持沉默的理由,能将自己给彻底地摘出去,一点儿牵连都不受。

    老家伙,成精了!

    正德四年的风风雨雨继续飘洒着,皇帝一天天地瘦了下去,不吃肉,还每天要运动,不瘦的话怎么可能?

    自己肚子上难得的一点小肚腩现在已经是硬邦邦的肌肉了。

    小闺女似乎并不喜欢皇父硬邦邦的模样,皱着眉头,不让他抱,也是心碎!

    小公主现在还小,没有封号,大家小殿下小殿下地叫着,只有皇帝陛下,一天一个昵称地唤,小公主竟然没有精分,真是个坚强的孩子!

    不过皇帝陛下在小公主和小皇子面前时,绝壁是慈父!